17.多发伤——祸不单行
人是脆弱的,经常会受到伤害如摔倒了、被撞了、被东西砸中了、被锐器戳了等等。有时候有的人受的伤比较轻,只是擦破了皮毛,过几天就好了;有的人可能会严重一点,如出现了骨折等,受的痛苦大一点,但也没有生命危险;而有时候有的人受的伤比较重,会出现生命危险,如损伤了脑子、损伤了大血管造成大量出血、损伤了心肺、损伤了肝脏脾脏等器官造成大出血、损伤了肠子造成穿孔等等,其中任何一处损伤都可能会危及生命,而有时候,一种致伤因素导致全身两处甚至更多处的严重损伤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多发伤。
既然其中一处损伤就能致命,那么当多处损伤同时存在时,就可想而知有多厉害了,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一般来说,这样的患者,有三个死亡高峰——1.最重的那部分患者,可能在刚受伤的时候就不行了,当场死亡;2.有部分患者,当场没有死亡,能撑几个小时,一般是6-8个小时,如有幸能被及时送到医院进行及时的抢救,可能免于死亡;3.还有一部分患者,在受伤后的第一时间得到了抢救,暂时保住了生命,但并没有完全脱离生命危险,在后面的康复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如感染、相继发生的肝肾等重要脏器衰竭等等,一般在受伤后几天到几周的时间内发生,这些问题也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院前急救水平的提高使得大量以往死于院前的病人得以存活到达医院,但都伴有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和低血压低灌注,传统的急诊复苏-确定性手术-术后管理的救治模式使得这类病人的早期病死率居高不下。目前通常采用急诊复苏-急救手术-ICU复苏-确定性手术的“损害控制”(damage control,DC)救治模式,对于危及生命的创伤仅需进行简单的手术处理,关键是抢救生命,再送到ICU等到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手术处理,大大降低病人的病死率。这些病人转到ICU后需要严密监测有无再出血,综合判断有无再手术或介入治疗指征,继续输液输血等复苏,恢复病人的正常体温,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纠正酸中毒,全面检查,寻找可能遗漏的损伤,为确定性手术做准备,同时还要预防创伤相关的并发症比如应激性溃疡、急性肺损伤、感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