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心跳和呼吸是机体生存的前提条件,当呼吸心跳突然停止时,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和氧供应中断,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受到破坏,人在几分钟内就会死亡。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得原因错综复杂,如严重心肺疾病,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重大创伤,触电,溺水,药物中毒等。
心跳呼吸骤停导致机体组织缺血缺氧和代谢废物无法清除,而人体各组织器官对于氧供需求和缺血缺氧的耐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别。如脑细胞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50%,但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程度很差,一般4-6min后即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而心肌不可逆缺氧时限为30分钟。由此可见心脑是心跳呼吸骤停时最易受损的脏器,而心脑功能障碍又可进一步加重缺血缺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心跳呼吸骤停时间越长、复苏成功率越低,并发症越多。故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复苏必须争分夺秒。遇到这种病人要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重新恢复自主建呼吸和循环功能,挽救生命,并力求不留下任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后遗症。通常转入ICU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过初期心肺复苏,其自主呼吸和循环已经恢复。因此ICU治疗的重点在于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强调脑复苏减轻脑损伤及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处理缺血缺氧导致的脏器功能损伤。通常医生会采用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使用药物维持患者血压平稳(低血压患者采用升压药物,高血压患者采用降压治疗),对心律失常或心衰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强心药物,脑复苏方面使用亚低温疗法(冰毯冰帽降低体温至32-34℃)降低脑组织代谢及氧需求、脱水利尿药物减轻脑细胞水肿、神经营养药物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等,出现相关脏器功能损伤时采取对症(如肝功能损害采用保肝药物)或替代治疗(如肾功能衰竭采用血透治疗)等。当然,明确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也是至关重要。
决定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预后的因素较为复杂,首先由于心脑细胞损伤后的不可再生性,开始复苏至自主呼吸循环恢复的时间直接决定了患者预后,通常复苏时间不超过4min患者预后较好,一般不会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其次患者原发病能否去除也直接决定患者预后,病因无法在短期内去除的患者如大面积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的死亡率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