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二届(2014年)

张清

发布时间:2014-07-10 来源: 作者:

 

         张清,1969年出生,江苏省射阳县兴桥镇跃中村村民,大专文化,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现任射阳县兴桥镇跃中村卫生室负责人。张清同志于1990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至今。工作二十四年如一日,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保护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2次被射阳县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连续10年被射阳县兴桥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卫生室管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多次接受全县观摩。
一、谦虚好学,情系乡村,扎根基层。
1990年高中刚毕业的张清,由村干部和群众推荐到射阳卫校参加乡村保健医生培训,由此走上了乡村医生之路。多年来,他一边为精心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一边不断学习医药基础知识。2005年他主动要求到射阳县中医院针灸科学习针灸推拿技术;2006年通过全省统一考试成为全省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第一届学员,三年的系统中医理论基础学习,为他日后开展中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他顺利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张清同志和许许多多扎根农村的乡村医生一样,虽然“白手起家”,但是经过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挑战,不断克服困难,逐渐担当起了“乡村医生”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张清同志学以致用,加之多年农村工作经验,使他在中西结合方面更是胜人一筹。
     村民季舍琪患面神经麻痹,经多方医治不见好转,后到卫生室经他十多天针灸加西药治疗,很快痊愈。多年来他利用中西医结合还治愈很多腰椎盘突出、轻度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肩周炎患者。但他从未收过一分钱针灸费,只收取病人的药品费。病人为了感谢他,经常给他送去了家禽和鸡蛋,他也总是婉言谢绝。
    近24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张清最挂心的。哪家老年人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镇医院。2003年腊月的一个夜晚,村民倪同荣突然昏倒。患者家属一个电话,张清立即赶到其家中,根据多年行医经验,他判断可能是颅内出血。时间就是生命,他当机立断,立即安排病人转诊,他一边联系上级医院做好准备工作,一边联系救护车辆,并陪护病人一同前往。后经上级医生通过CT检查诊断,病人颅内出血,如不及时手术,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他悬着的一颗心安然放下,默默地离开医院,回到家已是凌晨4点多。像这种三更才睡或通宵不睡的事他自己也记不得有多少次了。
曾有周边的民营医院看中张清的医术、医德和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出高薪聘请他去坐诊,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他离不开多年关爱和培养他的村民,他是乡村医生应该属于服务好村民。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跃中村村民近3000人,居住比较分散。24年来,张清的足迹遍及跃中村的每一个角落。谁有什么慢性病,谁有什么药物过敏,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他的心里都有一本账。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张清还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7年跃中村卫生室接受国家卫生部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迎审。为准备迎审资料,他也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最终顺利通过审查,受到了多个部门的表彰奖励。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又把他推到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防治“非典”工作中,他负责疫情排查和宣教工作,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外出返乡人员情况,他走村入户,跟群众沟通了解,宣传非典防治知识。在防治非典的几十个日日夜夜,他没睡过一次安稳觉,不知疲倦地奋斗在一线。近几年,他每年都能筛查上报疑似结核病人1至2例,并参与全程督导结核病人服药,真正做到了“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的要求。村里的慢性病人,张清同志都能按季度和他的同事一个个上门访视,对病情和用药情况做好记录。
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德艺双馨。
他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多年来参加培训学习达30多次,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他坚持向镇卫生院资深医师、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2014年他还参加了射阳县卫生局举办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知识培训班。通过自学和理论联系实践,他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里都能得到解决,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群众满意度高达100%,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德艺双馨是张清的一贯品德。张清常说: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因此他从不为金钱所动,为钱丧德,从医24年来,他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从不接受吃请,几十年来从未发生医疗事故。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成为骨髓捐助库中的一名。
四、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医改有关政策要求,射阳县全部村卫生室都实行了药品零差价,面对新的形势,张清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积极投身于卫生改革中,献计献策,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推行村卫生室药品零差价政策。
张清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这千千万万和张清同志一样的乡村医生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才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