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 无私奉献
张鑫,男、1961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于1977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在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战线上工作了36年的老乡村医生。他三十六年如一日,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村民誉为健康的“保护神”。
一、身残志坚,情系农村卫生事业
张鑫2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后遗症,行走起来缓慢跛行,上学后由于右手无法写字,坚持用左手书写。他在成长过程中不因身患残疾而放弃人生目标。16岁初中毕业后,怀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向往和热爱,经群众推荐和村委会召唤,当了一名赤脚医生。他为了尽快掌握医药知识和技能,一边工作,一边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认真地汲取医学知识的同时,在乡卫生院参加临床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他顺利通过吴县卫生主管部门考核,取得了“赤脚医生证书”,1984年参加江苏省乡村医生统一考试,取得“江苏省乡村保健医生证书”,多次被所在的东新村委会评为先进个人。1995年他再次生病住院并查出患了直肠癌,命运的再次考验并没有将他击垮,住院手术后不到半年,还在化疗期间又回到了乡村医生岗位上。他正是怀着一颗对农村卫生事业无比热爱的心,尽管身患残疾,几经病魔考验,还是不断自我挑战,克服困难,担当起了“乡村医生”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
二、爱岗敬业,甘做群众健康 “保护神” 。
东新村是全镇较大的行政村,村民分散,居住在8个自然村庄,全村村民近1500余人,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老年慢性病有什么发病规律,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在张鑫的心里都有一本账。三十多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他最挂心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总能行步上门诊疗。三十多年来,用他缓慢、跛行的步伐踏遍东新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一次下雨天,村民郁老伯因老慢支,伴中风后遗症,由于病情发作,请张鑫出诊,他背起药箱就出发了,到达后娴熟地为郁老伯施行治疗。这时郁老伯的家人发现他衣服上有泥巴,断定他是双脚行动不利雨天滑到了,想到这里郁老伯全家人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多次病人和家属看到张医生艰难行步上门服务的样子,由于过意不去要送他家禽和鸡蛋,他也总是婉言谢绝。
三、任劳任怨,出色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5年,对全镇卫生室推行“村镇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张鑫同志积极支持配合,积极学习政策文件,执行任务部署,并参与到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主动上门进行查体,得到群众交口称赞。2010年3月份,应工作需要张鑫调至东渚龙景花园五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并担任负责人。该服务站辖区人口4810人,承担的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更大了。他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干劲更大了,带领站里全体人员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免费查体,定期到患者家中随访、询问病情、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等,将服务站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他负责的服务站2010、2011年度被东渚卫生院评为“先进社区卫生服务站”,2011年顺利通过苏州市卫生局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验收,成为了全镇乃至高新区观摩学习的典范。
四、勤奋好学,对待业务精益求精。
“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对乡村医生的要求提高了,要是我们不去努力学习手里拿不出技术,群众的满意度怎么能提高呢?”,这是张鑫医生经常对周围同事将的一句话。他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多年来参加培训学习达30多次,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主动向镇卫生院高年资医师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2010年取得南京医科大学大专毕业证书,2011年取得乡镇助理执业医师的理论和实践考试。通过自学和理论联系实践,他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里都能得到解决,几十年来从未因用药而发生医疗事故,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张鑫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36年如一日,始终心系群众疾苦,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展现了“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最美乡村医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