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亲人”的微笑
——云龙区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主任余文祥先进事迹
余文祥,徐州市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普通的内科医生,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扎根基层,奋战在医疗卫生战线的最前沿,以自己饱满的热情和对群众真挚的感情,担负着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天职,践行着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余文祥常说:自己把每一个病人都当做亲人一样对待,尽心尽力为他们解除病痛,病人康复的微笑就是他最大的追求。正是为了“亲人”的微笑,余文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以不平凡的事迹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赞歌。
余文祥1970年参加工作,曾做过一线采煤工人,后长期在煤矿医院工作。2002年底,余文祥被调到徐州市云龙区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担任内科主任。几年来,他和同事齐心协力,扎实钻研业务,尽心服务群众,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中心先后被表彰为省“具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先进中心”,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余文祥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并光荣当选徐州市第七届党代会代表。2009年,余文祥被评为全省卫生行业“十佳医德医风楷模”,2010年被江苏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公室选树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九大典型之一,并参加江苏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事迹报告会作巡回演讲,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卫生行业优秀党员并荣登江苏好人榜,2012年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党员,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2013年5月荣登“中国好人榜”,徐州劳动模范。2014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并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余文祥的工作是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但他却认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白衣天使,余文祥始终牢记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天职,始终像苔花一样默默绽放、不懈努力。余文祥刚调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内科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社区群众对内科的医疗水平也缺乏信任,每天就诊量较少。余文祥凭着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带领着科室同志在提升科室业务水平的同时,把提高服务质量摆到重要的位置上,他动员科室的的同志们说,“想把中心的工作做好,狠抓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是根本,但更重要的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排忧解难。我们社区是个大家庭,我们是社区的医生,更应该是社区居民的亲人。”几年来,他和同事们与社区群众朝夕相处,不仅熟悉病人、了解病情,而且认真细心、倾情服务,与患者及其家属逐渐建立起“亲人”般的医患关系。
俗话说:“医者父母心”。其实,有时候,对待年纪大的患者,余文祥都在努力做到“医者儿女心”。像儿女一样精心呵护每位老年人,是他发自内心的情感。刚到中心不久,余文祥接诊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大娘。她患脑梗塞,大便秘结已五天,用了很多种方法治疗,大便也没能排出来,老人憋得难受,要死要活的直撞床头。为了解除老人的痛苦,余文祥顾不得脏,用手为老人一点点抠出板结的大便。老大娘的儿子站在一旁,感激地对他说说:“余大夫,我这个儿子也没法跟您比呀!真想喊你一声大哥!”
多年来,不论何时何地,余文祥一直以其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一名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一次余文祥在火车上遇到一位老太太突发心脏病,病情危重。他立即给患者施行紧急救治,一阵忙碌后,老人终于脱离了危险。但老太太只身一人,他放心不下,一直守候在老人身边,直到终点。之后又叫来救护车,亲自将老人护送到医院并通知其家人。等一切安排就绪,已是晚上9点多钟,余文祥已经错过回家的班车,最后徒步20多华里回到家中。
在平时的工作中,余文祥不断更新和积累医学知识,收集各类疑难病症的医疗信息,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他曾在江苏省专业技术考试中荣获徐州市第二名。余文祥曾接诊了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孩子,他患有脓气胸,先后到好几个大医院就诊,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医院都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这个孩子当年要参加高考,家长怕手术风险大,耽误孩子学业,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余文祥经过缜密诊察后,对这个孩子实行了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胸腔负压吸引术、抗感染等治疗措施,1个多月后,孩子痊愈出院,顺利参加了高考,并成功考上大学。
黄山社区70多岁的王大爷,因坏死性胰腺炎、中毒性休克,在市里的大医院治疗,病情不断恶化,被嘱回家料理后事。家属同样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王大爷送到黄山卫生服务中心。此时病人已经昏迷,奄奄一息。余文祥和内科的几位医生反复会诊,他对同事说:“病人只要有1%希望,我们就要尽100%的努力。”为了抢救病人,余文祥在医院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回家,带领全体同事群策群力,给病人采用胃肠减压、抗休克、抗感染等综合抢救措施,只用了半月时间,病人就奇迹般地痊愈了。病人家属感动地说:“真没想到咱们的社区小医院,竟把我父亲的病治好了!”
随着中心服务质量的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心的信任度也不断提高,前来就诊的群众也越来越多,社区居民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为“咱们自家的医院”,许多患者更是把余文祥当成了好朋友,有病愿意找他看,有难愿意找他帮,这种由衷的信任更加激发了余文祥工作的热情。
九十多岁的李大娘是个老病号,她因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曾多次在黄山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去年2月李大娘突发心肌梗塞,病情很严重,她深知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再三嘱咐儿女:“送我去黄山医院,别的地方我不去!”儿女们尊重了老人的心愿。老人送来后,余文祥和其他医护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施救,使她一度好转。余文祥就像亲人一样,一直守护着老人。那段时间,余文祥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老人,下班前最后一件事也是去看老人,如果老人病情不稳定,余文祥就留下整晚陪伴老人。因为李大娘年纪大、体质弱、病情严重,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老人最后的时刻,余文祥和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一道始终陪在她的身边,不曾离开一分一秒。余文祥还亲手为老人擦洗、洁面、穿上寿衣。老人走后,她的儿子送来了两面锦旗,当六十多岁两鬓斑白的儿子跪在余文祥的面前表示感谢时,在场的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流下了热泪。这份感动正是病人和家属对余文祥信任和重托的真实写照,而这份信任和重托的背后正是余文祥那颗对待群众如亲人般诚挚的心。正如余文祥所说: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需要,只要我们真诚地对待病人,待病人如亲人,就一定能构建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余文祥在服务中心工作十几年,像这样随叫随到、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的事迹还有很多。这些年,社区居民先后送给余文祥的感谢信和锦旗多达几十件,但他从来都是把这些锁在柜子里,因为在余文祥的心里,社区居民都是自己的亲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他最大的幸福。余文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为社区居民服务,社区居民也给了我亲人般的关爱,我更应该深深地感谢他们!”
近年来,余文祥在工作中获得的表彰和荣誉以及广大群众的赞誉越来越多,但余文祥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不遗余力地奉献。余文祥说:“现在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当看到一个个亲人病愈康复后脸上灿烂的笑容,当听到亲人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言,我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股说不出的快乐和甘甜!我越来越离不开这样的工作岗位,也越来越离不开我深爱的亲人们!今后我还会以最大的热忱,为我的亲人们服务,做一个让党组织放心的优秀党员,做一个让社区居民满意的‘亲人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