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二届(2014年)

郑荣明

发布时间:2014-07-10 来源: 作者:
郑荣明同志1982年参加工作,现任海州区板浦医院业务副院长,多少年来,他始终把成为一名“人民的好医生”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乡镇卫生院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用自己的全部精力为患者的健康而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奉献着。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多少年来,郑荣明同志始终以白求恩为榜样,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忘我地在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技术,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团结同志,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及人格魅力,带动大家做好工作,特别是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年”活动及新医改,注重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台帐,使其成为有别于其他兄弟单位的一大亮点,在平时工作中,除积极做好分管工作,还参加门诊、会诊、出诊、查房及病例讨论,审签存档病历,在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注重诚信服务等方面作出表率,时常抢救病人,观察病情到深夜,从不叫苦,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不管是万籁俱寂的深夜,还是在晨曦初现的凌晨,医院里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坚定地认为献身自己热爱的基层医疗事业,即使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多少次由于加班加点,过度劳累,不慎着凉,恶寒发热,匆匆挂完水后又出现在工作岗位,而这一切,同志们却丝豪没有察觉。当非典及禽流感来临时,面对未知的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同事们毅然走上最危险的预检、隔离门诊,面对一张张就诊者惊恐的面容,一丝不苟的接诊、登记、筛查,宣传隔离及防护知识,闷热的天气,简陋的条件,厚厚的隔离服下满是汗水,连续超负荷的工作考验的是意志和精神,没有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
 
二、医德高尚,廉洁行医
工作以来,他救治了无数的病人,多少生命垂危的人在他手上起死回生,要感激他的病人及家属实在太多太多,但他从不以医谋私,对病人及家属送的红包、吃请、礼物总是婉言谢绝,不但医德高尚,还有良好的医疗作风,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态度和蔼可亲,关心体贴病人的疾苦,解释工作耐心细致,他常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那么一个人民医生爱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爱病人,作为医生要把爱心献给患者,信心留给自己,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工作多年来,总是提前上班,认真巡视病人,不怕脏、不怕苦,对每位病人耐心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对遇到疑难、复杂问题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向书本请教,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2012年5月,正在徐州参加毕业30年聚会的他接到镇领导及单位通知,毅然提前结束同学会,赶回家乡参加海州区百名全科医生进居民家活动,受到领导及患者家人一致好评,因此受到“扬子晚报”大篇幅报道。
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他常说:“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在病人面前束手无策”,因此他深知作为医生的重任是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有精湛的医术,为此除了积极完成医疗及分管工作外,仍持之以恒进行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多年来一直自费订阅专业医学杂志,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在工作极为繁忙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挤出时间,参加由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科医生培训,更好地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虽然在基层医院不能成为一名高新知识领域中的医务塔尖精英,虽然他平凡的像一滴水,但乡亲的需要,基层医院的需求,使他在基层乡镇卫生院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虽然他没有得多少金杯、银杯,但一方百姓的口碑就是对他的最高葆奖。
   郑荣明同志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医疗卫生第一线的平凡的白衣战士,一名把“爱心献给患者、信心留给自己”当作座右铭的基层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