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拼搏与艰辛的妇产科工作中,邢淑洁教授始终肩负着“保护母婴安全,维护妇女健康”的光荣使命,在四十多年平凡而漫长的岁月里,用爱播种,用心耕耘,用精湛的医术,用高尚的医德,用一生的默默奉献谱写了爱的篇章。
一、爱的基石——医德高尚
邢淑洁主任1950于上海医学院6年制医本科毕业后就开始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曾在济南省立医院妇产科任住院医师,1954年调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1983年晋升主任医师,并被聘任为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爱岗敬业,在她的字典里没有“脏”和“累”。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邢主任始终怀着一颗心系病人的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为病人排忧解难。她对病人极端负责,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上班巡视病房;出差在外,她最惦记的是病人的情况,出差回来第一个看望的不是家人,不是朋友,而是妇产科的病友,常常使患者感激不已。在她的心目中,病人的安危、工作的需要,永远都摆在第一位,
“医院就是我的家”,这是邢主任常常说的一句话。也许这个家的生活过于单调,也许,医疗、教学、科研的任务都很繁重,然而辛勤的汗水浇铸出一朵朵灿烂的生命之花。
二、爱的奉献---无私奉献
作为医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的心,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无论是做一名普通的医生,还是在领导岗位上,邢主任都以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之情,勤奋工作,无私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广大患者奉献爱心的。
还记得20多年前的一天,从急诊科转来一位前置胎盘大出血的患者,当时由于患者内出血量大,已进入休克状态,患者面色苍白,双手无力地耷拉在担架旁,快!快!快!母儿生命危在旦夕,救命要紧,刚下手术台邢主任顾不上连做两台手术的疲倦,毫不犹豫地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就地抢救!向死神挑战的战斗紧张而有序,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悄然滑过……历经3个小时紧张的手术,终于从产房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病人血压恢复到了90mmHg/50mmHg,手术成功,邢主任与时间赛跑,使病人挣脱了死神的束缚,向生命发出了由衷的呼唤。
“视病人如亲人,为病人排忧解难”这是邢主任一贯的工作准则。“视产妇如同胞姐妹,视婴儿如亲生子女”,这是产妇家属们发自肺腑的赞叹。她接诊每一位患者,总是充满热情、耐心和细心,始终用一颗宽厚的医者之心对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凭着良好的技术和对病人极端负责的精神,赢得了病人赞誉。她信守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患者筑起生命的希望。
三、爱的延伸——刻苦钻研
邢主任常常告诫医务人员:“不仅要有救治患者之心,更要有救治患者的本领”。邢淑洁主任勤奋钻研,扎实工作,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医生。
她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借鉴国外医疗经验,在国内第一个将静脉滴注“催产素”应用到临床促进宫颈成熟催生,此项技术至今仍为医疗诊疗规范,邢淑洁教授成为我国产科领域标杆性的专家。在妇科手术方面,她仔细研究,凭着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精细操作的技术优势,在吸收国内外相关治疗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近四十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使手术治疗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她尤其擅长阴道手术,对阴道膀胱瘘的修补更有独到之处,大大提高了妇女术后生活质量。同时她承担了院内外会诊,并组织有效指挥抢救各种危重病人,也使医院的各科诊疗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吸引了全国各地病员来院就诊,为鼓楼医院妇产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完成繁重的临床医疗任务的同时,她翻译出国内第一部“产钳”著作,参加编写妇产科教科书2册。撰写“产钳术”、“围产医学”等书4册。在全国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14篇、译文3篇,有3篇论文被评为优等论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邢淑洁主任不仅以身作则 ,注重个人的学习和提高,为了妇产科能长足蓬勃的发展,她还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和青年医生的培养,重视合作学习和集体智力的开发,她对全科医护人员要求严格,言传身教带领大家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医院培养了一支年轻的、技术过硬的队伍,率先把鼓楼医院妇产科建设成为学习型科室的典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在四十余年如一日的从医生涯中,邢淑洁主任走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连续多年被医院、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1979年被评为南京市妇女儿童先进工作者。1980年获省医学科研成果二等奖。1981年获市医学科研成果三等奖。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面对纷沓而来的各种荣誉,邢主任始终保持着淡定和从容,“病人的健康才是我最大的回报” ,就如自己美丽的名字一样,邢淑洁主任就像那洁白的百合花,默默地释放生命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