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严孝本, 1926年出生,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52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曾任市科协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南通分会和中医学会理事、学术组长。从医50余年,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心系患者,办事公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严孝本教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学生时期受党的培养教育,开始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树立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学好本领的人生奋斗目标,195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在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在党的培养教育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对教学、医疗工作认真负责,从助教、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直至教授、主任医师,一步一个脚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钻研医术,发扬勤勉务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即便是在十年动乱,因海外关系被夺去专业工作,改做工友、护士期间,仍不放弃对自己事业的追求,恢复工作调至中医科后,全面系统地重新学习中西医理论经典,如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及等,随之又自学了医宗金鉴及各家学说,并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积极建立中医住院病史,为三级查房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获得省市互查的褒奖。1983年底离开病房后,一直坚持在门诊一线为病人服务,克服条件限制,每周专开两次中医儿科门诊,并积极参加民主党派承办的咨询门诊,深受患者欢迎,特别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疑难病症疗效优越,如更年期各种类型的神经官能症,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理学治疗,获得明显效果;小儿腹泻和顽固咳嗽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抗感染,使辨证与辨病结合,颇能得心应手,深受患者信任和欢迎。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百日咳、脑炎后遗症、痢疾、脑膜炎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并在国内外推广。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深入浅出,1952年至1957年担任医学院专科、本科班儿科教学;1962年兼任中医专科学校中医儿科全课程教学,并自编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各论、初生儿疾病、时行疾病、小儿杂症弱症等。
1955年赴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学院进修学习,期间撰写的论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成为科学研究的初试,学习结束回院后,积极开展儿童保健、小儿喂养儿科医疗工作,教学中建立直观教材图表、幻灯,并参加编写“儿科实习指导”,教学效果显著。1957年受院领导委派,指导南通市工人医院开展儿科工作,讲授大型讲座“水与电解质平衡”颇受欢迎,工作结束后得到工人医院领导与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1958年至1961年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在江苏省中医学院参加全国首届西学中研究班学习,被选为学术委员,结业撰写论文“针灸治疗遗尿症170例综合分析”留该院科研科,回院后开启中医学课程。
善于积累资料,总结成果,在全国性核心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中医观察舌诊配合胃镜检查胃粘膜病变的探讨》刊登于《中医杂志》并编入《中医学》教材中;《小儿指纹和临床疾病的探讨》发表于《中医杂志》;《小儿阿米巴脓胸一例报告》刊登于《中华儿科杂志》,当时福建医学院、河北医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寄生虫病研究单位先后来函索取该文的单行本参用。1972年参加江苏省“中医学”教材审编,得到编委会好评。精通英语、日语、俄语多钟语言,翻译多篇专业论文。
严孝本教授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用独到的中医医证、西医医病处理各种疾病,对疑难病症所谓“无法治好“的脑炎后遗症采用中医医证治疗,使患者获得痊愈。特别在小儿指纹、急腹症、舌诊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在继承祖国医学和中西医结合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较深的造诣,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