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师终身荣誉奖>第二届(2013年)

杨怀恭

发布时间:2013-07-02 来源: 作者:

 

1927年5月4日出生
1952年 7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本科六年制。
1951年7月-1953年6月(实习医生期间及毕业后一年期间)接受卫生部医学师资培训,分配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期间改为第五军大学)从师阴毓章教授学习妇产科。
1953年7月分配到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后除临床工作外同时从事主教的教学工作,四年后担任教研组秘书,在编写教材、制作教学模型、教学挂图,改进临床见习、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尽职尽责,终生不渝。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中刘嘉茵、孙海翔等已经是国内生殖医学方面的知名学者。1961年科主任黄良娟教授因病较长期休息,医院指派负责全科的业务领导工作,在业务方面得到更全面的锻炼,晋升为科副主任的职务。
60年代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开展人工流产工作,省人民医院开始设立人工流产手术室,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无需住院,在门诊即可以处理。当时开展真空瓶人工流产吸引手术,改进了许多手术设备,建立了手术常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减轻手术者痛苦。1963年到南通地区参加至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再此期间在当地社教工作领导的安排下开办了人工流产极输卵管结扎手术学习班为南通地区及盐城地区培养基层工作的医生及助产士开展两项手术,当时条件非常简陋,但仍然取得很好的成绩。一年的社交工作结束后由于当时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无法提供电动人工流产吸引器,基层又需要人工流产吸引器,在省卫生厅顾咏越处长的主持下嘱托负责研制手抽式人工流产吸引器获得成功。妇幼处委托南京医疗器械厂生产手抽式人工流产吸引器2000台,分发到全省公社级卫生院,在促进全省顺利地开展人工流产工作方面作出一些贡献。这一医疗器械一直应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才全面被电动吸引器替代。为简化输卵管接扎创制的输卵管钩也曾经在全省广泛推广应用,也被国内出版的一些计划生育手册转载。
文化大革命期间省内有些地区因计划生育手术后后遗症,纠纷较多,当时形势很乱,但个人还是不惧怕困难,到溧阳、泰兴等地区解决问题。有一次在溧阳社渚公社工作结束后转移到周城公社,没有交通工具,与全组工作人员在月下徒步转移,边走边唱革命歌曲,,与许多当地医生结下深厚友谊,当时情景终生难忘,有一次夜间接到电话在社渚农场有一位产妇发生难产,步行赶到后帮助农场医生解决了难产,随即又帮助他们作了一个计划生育并发症手术。术后医生用农场自产的茶叶泡茶招待,茶香扑鼻、沁人脾胃,一直保留在个人品尝嘉茗的记忆之中。那时为农民服务是不收任何费用的,与今日的高昂的医疗费用不可同日而语,个人也没一分钱的额外收入,但那种愉快的心情就是最高的奖赏。
 
1976到1980年间曾经参加卫生厅妇幼处组织的全省两病防治工作,到句容、溧阳、宜兴、扬中、吴江、扬州、兴化、盐城、东台、如东、淮阴、泗阳等地为省内培养大批能在简陋的公社医院从事子宫脱垂手术的妇产科医生,比全国其他省份提前完成国家子宫脱垂防治工作。在工作中创建重症子宫脱垂的简易手术方式,也创新的解决子宫脱出手术后复发的治疗方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子宫脱垂的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防治”两本专著,分别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及江苏出版社出版。曾经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女性子宫脱垂及生殖道瘘管两病防治”有关子宫脱垂章节的编写。当时主持这两项工作的顾咏越处长仍然健在。
在在省内两病防治工作结束后从事省内计划生育后遗症的防治工作,在卫生厅的指示下在医院妇产科建立计划生育后遗症病房收治全省重症患者,完成卫生厅下达的工作任务,为全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做出贡献。在此期间总结经验写成“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80年以后在科内组织妇科肿瘤病室,引进先进的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方法,由于疗效显著,在省内推广应用,深得省内同道好评。在卵巢癌的化疗方面也引进许多先进的化疗方法,提高了卵巢癌的疗效。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子宫颈原位癌文章,在其它杂志也发表过多篇文章。
1980年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教育培训。分别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及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学习研讨医学教育模式,共四个月。接受培训后学到很多有关的医学教育知识,从此后更加热衷于医学知识的传播工作。1984年当选为江苏医学会理事及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共三届。在三任期间除定期的大型年会外每年组织一次全省妇产科学术交流会议,传播及交流妇产科新知识,当时妇产科的学术活动最多。
1984年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两届。同时兼任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两届。
1986年任妇产科教授,2001年任江苏省人民医院终身教授。
担任过江苏省计划生育技术研究所的顾问。在此期间曾任国家计生委65科研攻关宫内节育器攻关小组副组长,江苏省组长,获国家级三等奖,在此期间翻译了两篇高度专业性的长篇幅有关宫内节育器的统计方法文献,正式刊登。
参加过卫生部的全国性出生缺陷调查研究工作,该项研究获得卫生部奖励,个人任江苏省的调查组长。
1993年任江苏计划生育学会副理事长两届。
曾任江苏医药特约编委及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
曾任省卫生厅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三届。
93年退休后在专家室期间继续从事妇科内分泌疾病及疑难病例诊治工作,至今已经20年,在此期间仍然不断收集文献、累集临床经验,并为很多病人解决疑难问题,有些年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疗得以避免子宫切除保存生育能力,有的已经生儿育女。在此期间制作十多个妇科内分泌、妊娠期药物应用等课件,在科内、市内、省内及邻近省份用此课件举办妇科内分泌讲座,在市内这项活动最多,深受同道欢迎。有一次在合肥介绍“功能性子宫出血”,会后主持人告知一位听众反映,本以为是多次听过的内容,不想来听,听完讲座后感到很多内容是以前没有听到过的,获益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