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隆主任1922年出生于广东潮阳,1947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历任南京铁道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南京市卫生局医疗技术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南京市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委员。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殊津贴。
郑裕隆主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四十余年,熟悉普外科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腹部外科尤以小肠肿瘤、脾脏疾患、胆管病变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为防治小肠肿瘤提供可靠依据,曾复习国内有关资料1600余篇,,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10619例,并与国外500余篇文献中所报道12001例作对比分析,是当时国内收集到的最大数据,从而揭示了小肠肿瘤深层次的情况,并结合医院病例,分别就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老年、小儿,不同部位的组织类型、并发症等进行深入探讨,1957年至2002年,共发表相关论文200篇,其中数十篇被评为优秀医学论文。论文主要内容及有关数据被近年发行的13册医学书籍参考选用。《脾脏损伤的保留脾脏手术》一项被评为南京市科技三等奖,论文《节段性脾切除术》是国内最早的系统报道,而且技术上有创新性,获市局科研成果奖。
郑裕隆主任在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参与抢救了大量危重病例及疑难病的诊治,1971年医院曾收治了一例重症颅脑外伤的病例,在抢救期间,郑裕隆主任曾一度吃住在医院,和抢救小组一起经过一百三十六天的精心治疗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临床实践中,培训新生力量,提高医护质量,建立和健全外科各专业,开展新疗法、新手术,建立了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医护专业队伍。
郑裕隆主任曾罹患甲状腺癌,曾两次颈部清扫,但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1990年离休后仍笔耕不止,5年间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1952年参加第三期南京市抗美援朝医疗团,荣立三等功。1977年被评为南京市科技战线先进工作者及南京市文教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78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先进工作者;所在科室1977年获江苏省“坚持科学实验,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奖励。1978年评为南京市先进集体。1979年获南京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