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士元,神经精神病专家。男,浙江慈溪人,1920年4月出生,汉族。
1945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此后,任该学院神经精神科助教、助理住院医师。1947年3月来宁参与南京精神病防治院建院筹备工作,任助理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1949年至1966年,在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工作。1966年至1983年,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历任主治医师、神经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1983年后,调回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现脑科医院),任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曾兼任中国心理学卫生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老年心理学会理事。
1952年,洪士元担任医院第三批派出的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第五队队长,在东北长春第一医疗管理局第18陆军医院第35队(医疗精神疾病队)工作。他运用其临床经验和教学知识,积极协助部队医院和当地医院开展医疗、培训等多方面工作,由于出色的工作实绩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受到所在医院的褒奖。
洪士元在徐州市工作期间,在综合性医院中设置专科门诊及简易病房,收治精神病人,其做法与经验曾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精神病学会议上介绍,受到业界关注。在徐州市建立日间精神病治疗站,对社会上的精神病人扩大治疗面,提供多种治疗途经。还以徐州为基地。面向周围三省42个县、市的农村病人展开精神病防治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坚持精神病学的科学性,坚持有病治病,避免“极左”思潮冲击伤害无辜,深受当地农民、干部、群众的信任与尊敬。他重视教学工作,在徐州主办精神科医生训练班,为精神科的医疗、科研、教学培养人才,还被省内外多所医学院校聘请,为神经精神科学生授课,在精神病学界有一定影响。1983年,他回到南京后,主要从事流行病学研究。当时精神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由社会工作者承担,他对社会学在临床的运用非常关注,共同参与临床病人的出院追踪随访以及制定院外防治工作的规划。
洪士元长期从事神经精神病的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精神病、精神官能症、睡眠控制的诊断治疗有所专长,熟练掌握本科各项诊疗技术,善于解决复杂疑难病症,对于老年心理卫生研究深入。通晓神经精神科理论,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还掌握与本科有关的心理学、社会学、生理、病理、药理等医学知识。精通英语、俄语,能及时掌握国内外神经精神病学的进展动态,曾合作翻译《苏联精神病学》一书。发表《对重精神病的胰岛素休克疗法》、《临床睡眠测定实验——47例睡眠治疗过程中言语运动实验报告》、《有关睡眠和梦的临床心理学问题》、《精神分裂症1600例分析》(合作发表)等20余篇论文,编写专著《精神病护理学讲义》。曾兼任《脑电图学》与《神经精神病杂志》编委。
洪士元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