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锡类医师先进事迹
蔡锡类教授生于1919年,曾任原铁道医学院放射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是我国影像放射届著名的专家、教育家,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敬业:临床工作六十年
蔡教授1946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留校在前中央大学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六军医学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放射诊断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60年。曾于1964年担任放射科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20余年,并兼任《中华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分册英文版》等五份专业性杂志的编委,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会和南京医学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铁道学会医学与环保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蔡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放射诊断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业务,治学非常严谨,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长达6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他解决了无数临床疑难杂症,有着丰富的放射学诊断经验及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及周密的思维分析能力,尤其对颅脑、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造诣很深,其中,对颅底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结构形态和变异X线检查研究及对家族性息肉的影像诊断研究等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的水平。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100余篇论文,主编及参编放射专业书籍数十部。
惜才:培养大批年轻骨干
除外,蔡教授一直热衷于教育事业,他直接培养了千余名放射专业人才,遍及全国各地,有5名硕士研究生,为国家影像学届输送了大批人才,对医学影像学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他早在1959年就主编《放射学讲义》,1966年主编《X线诊断学进修班讲义》二册,计100多万字,当时的放射行业刚刚起步,放射诊断学教材严重匮乏,蔡教授的这两本著作就仿佛是一根火苗,点燃了影像学发展的希望,在当时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珍贵。由于他具有宽广的知识和视野,上世纪80年代,而介入放射学刚刚兴起,蔡教授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放射学发展的一次难得契机,他积极地引导年轻的医师开拓这一崭新的领域,并给予全力支持。如今,他曾工作过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放射科,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学科,他的学生滕皋军教授现任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及江苏省放射专科学会主任委员。这些成绩均与他早期的开拓和长期的关心支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006年恰逢蔡教授从事影像工作60周年,一些学生主持操办为他举办了庆典活动,蔡教授以前教过的很多学生纷沓而至,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放射诊断学家和医疗管理人才,提到当年蔡教授对他们传授知识的点滴,他们说,正是受到蔡教授扎实的影像基础知识教育,才能有今天的成绩,蔡教授是他们的启蒙老师,更是他们的恩师。
执着:晚年仍然心系学科发展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便在80岁以后,蔡教授仍然关心科室的建设,医师的培养和学科的发展。2007年,88岁高龄的蔡教授,用自己毕生实践总结的临床资料主编了《颞骨和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江苏科技出版社),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颞骨病变的影像诊断专著,填补了这个领域专著的空白。
蔡教授在上世纪60-80年代长期担任江苏省、铁道部和南京市放射专业学会的主要领导职务,开展过众多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南京市、江苏省及全国铁路医疗系统的放射学术活动的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他曾获得的荣誉有:铁道部优秀教师、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林宗扬医学教育奖、铁道部和江苏省卫生厅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