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师终身荣誉奖>第一届(2011年)

侯金镐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作者:

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记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侯金镐医师  

  1980年5月10日一大早,救护车急促的铃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一位神志昏迷的日本老人被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室,经诊断,患者重型脑溢血,生命垂危,必须马上手术!时间就是生命,在电话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院方果断决定由脑外科主任主持,立即对病人施行开颅手术。数小时后,这场扣人心弦的开颅手术成功结束。

  这位主持开颅手术的脑外科主任就是当时已远近闻名的“脑外科一把刀”——江苏省人民医院侯金镐医生。而那位日本病人则是随日本访华团来南京参观访问的佐佐木昇平先生。侯金镐主任成功救治佐佐木先生的事迹在日本医学界引起了轰动,日本名古屋市第二红十字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们对此高度评价:“在没有CT的条件下,能如此迅速地作出诊断,并取得如此好的疗效,简直是医学上的奇迹啊”!

  侯老第一次开颅手术是在抗美援朝时期,当时他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外科医生。一位得了脑型肺吸虫病志愿军战士被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必须进行开颅手术。当时全院上下只有侯老一人见过老师做过开颅手术,侯老别无选择,没有工具,就自己摸索创造,没有做过手术,就一遍遍模拟练习。终于,手术成功了!脑型肺吸虫病志愿军战士被成功救治。消息传开后,同样病情的病员纷纷找来,侯金镐连续做了11起开颅手术,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死亡。这些成就在我省是空前的,侯金镐也因此在省内外声名远扬,从此踏上他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道路。

  此后,他大胆创新,敢于尝试,自制手术器械,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脑外科手术。探索低温低压脑手术,提高开颅手术的治愈率,成功开展了多例高难度颅脑手术,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枕下经内耳道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在全国医学界声名鹊起。几十年来,他先后为数千名患者打开头颅,治疗脑瘤、听神经瘤、垂体腺瘤、脑缺血以及脑溢血等病,成功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在他看来,医生的神圣职责不仅要把人救活,还必须考虑到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为了避免听神经瘤手术损伤到面神经,留下口、眼歪斜的后遗症,侯金镐主任一直在探索保留面神经的途径。自1979年他在全国首次从内听道入路摘除听神经瘤以来,已先后完成了数百例听神经瘤手术,实现了面神经功能的保留率始终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

  就这样,侯金镐主任几十年如一日鏖战于救死扶伤一线,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许多危重病人就这样被他一个一个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全国外科学术会议神经外科组曾总结说:侯金稿主任手术的成功率在全国最高,死亡率最低。这个由全国专家们认定的“最高”和“最低”是对侯金镐主任最高的褒奖,也是他精湛技术的真实写照。

  他的科研成果丰硕,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获有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现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室成员、终身教授,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大代表及人大常委会委员;在院内历任神经外科主任、医学院党委委员、医院党委委员、医学院副院长和顾问等职;在院外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委员,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江苏省医学会理事、常委,江苏省神经外科学会主委及中央和省的多种专业杂志的编委;他是全国文教群英会的英模代表、是南京医科大学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首批获得者之一、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由讲师、主治医师破格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的第一人。

  他是一个最看重病人、最看轻自己的医生,从来离不开病人。“活着干,死了算。”成了他拒绝休息的“口头禅”;他曾经这样说过:“我选择了从医,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苦。我从不后悔自己行医60余载的艰苦付出,从不遗憾当初选择了这个神圣的职业。”

  侯金镐,一位平凡的老者,一名不平凡的医者,用最简单、最执着的信念,坚守着他一生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