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于1977年10月毕业于启东卫校,同年11月分配于聚阳乡卫生院工作,86年调近海镇医院工作至今,95年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三十多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严以律己,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以一个普通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和人身价值。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在政治上紧跟形势,平时充分利用时间认真学习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并以这个信念为追求,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新的医学知识,积累一些临床经验,竭诚为广大伤病员提供有效、价廉、便捷的优质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同时也得到了同行的好评,在周边乡镇有一定的业务威信。为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平凡的工作中,认真负责、乐于奉献、承担风险、吞咽委屈、恪尽职守,诚实正派,不计得失。三十多年来,一直挺在临床第一线,休假不足规定的三分之一。工作不分上、下班,不分昼夜,不分严寒与酷暑,只要病人需要或同行召唤都随叫随到。积极参加或组织急危重病人的抢救,遇事不推诿,勇于承担。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为伤病员服务或手术,先后开展住院手术近2000例,未发生过医疗纠纷。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注重医德修养,恪尽职业操守,拒收“红包”或土特产,辞谢病人和家属的“谢医宴”“开刀酒”。前后近20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其中八次受到市卫生局的嘉奖。
从医三十多年来,先后三次外出进修学习,我都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更加刻苦努力,虚心向上级医师学习,挤出休息时间多参加手术实践,并对上级医院主要临床科室疑难、抢救病例的诊治过程做简要笔记。使自己知识面明显拓宽,视野开阔,基本功加强,技术水平提高。平时订阅本专业相关的医学期刊,幷注重开展学到的新技术,新方法,能独立担当起乡镇医院能开展的手术。医疗文件书写在历次检查中都得到好评。并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及教训,先后书写论文近十篇,参加过全国性学术会议五次,省市级学术会议十多次。
记得九二年的夏天,由于琐碎的基层医疗工作,我已连续近二十天未能午休,尽管那时候还年轻,也已觉得相当疲劳,奢望最好能有一个满意的午休时间,好恢复些体力,继续为患者服务。那天上午下班回家,多天催促我午休的爱人已做好饭菜,简单就餐后,在着地铺了个凉席(当时单位宿舍不是楼房,没有空调)刚要入睡,又被病家上门来请,说有个小孩中午游泳,脚底被玻璃碎片割伤,伤口较大且较深,流血较多,当班医生需要我去协同处理,我二话没说就跟着去诊治患儿。心想谁叫我是医生呢,及时为病员提供优质服务是我的天职。
2001年的一天,一中年妇女因家庭矛盾而服了大量的“乐果”,入院时病人已昏迷,面色青紫、口吐白沫、血压下降,频临死亡,当时判断生还希望已很渺茫,立即组织人员全力进行抢救,分秒必争为患者反复洗胃,超常规大剂量静脉推注阿托品,同时给予吸氧和解毒药物,经过了30多个小时的全力抢救,患者终于脱离危险。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本人夜以继日,从未离开病室,直至患者转危为安。患者及其家属非常感激,说是我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出院后家属为表谢意,几次要求请客吃饭和送礼,都被我婉言谢绝了。我想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是我应该做的,救死扶伤,竭尽全力抢救病人,把奄奄一息的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是我不懈的追求。
2009年10月,一名老年男性患者,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手术后四天肠功能未恢复。患者及其家属,包括医护人员为此都很担心,本人食宿在院,24小时严密观察,并发挥医护人员的集体智慧,通过多次亲自为患者胃肠减压,鼻饲中药及中药低压灌肠,帮助患者翻身、腹部热敷按摩及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终使患者痊愈出院。此类事例在我工作中时有发生,使一个又一个病人奇迹般的康复,本人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去年四月起,受院领导器重和同事们的信任,担任本院院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职。能认真按照市局纪委及院领导要求,与院监会成员一起,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制订工作计划,对医院“三重一大”进行监督,推进院务政务公开,切实维护院监会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审核权,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并能为医院领导分忧解愁,出谋划策。
成绩属于过去,以后我会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更加认真踏实地工作,用低调的做人风格,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诚实热情的待人原则,淡泊名利的价值观,去充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因此而更加精彩。
近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候建冲
201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