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师终身荣誉奖>第一届(2011年)

鲍耀东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作者:

海外赤子心 一腔报国情 
——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鲍耀东医师   
 
 

  鲍耀东医师,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创建者和开拓者,全国神经外科界首批五位博士生导师之一。鲍耀东医师,行医、执教、从事科学研究六十余载,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渊博的学识,精湛的医术,甘为人梯的品德,为医者同行树立了大医精诚的榜样。

  鲍耀东医师祖籍广东中山,1920年4月15日出生于日本长崎县长崎市。在日本出生和长大的鲍耀东,心中跳动的却是一颗中国心。

  日本国立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鲍耀东经常参加中国留学生和旅居日本的华侨生举行的各种聚会。1937年暑假返沪探母时,“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抗日的烽火,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1945年春,鲍耀东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夜以继日参加了上海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医疗急救工作。

  1947年1月,年仅27岁的鲍耀东受聘任职南通医院,成为最年轻的外科医师。1956年2月,在南通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郑白同志的介绍下,鲍耀东医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翻开了他人生道路上崭新的一页。

  1957年,全国部分高校院系调整,南通医学院部分南迁,组建苏州医学院。鲍耀东兼任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为了教育事业,鲍耀东医师在南通、苏州两地来回奔波,毫无怨言地认真做好和完成两地的医疗与教学工作任务。在鲍耀东医师的主持下,苏医附一院大外科分科工作相继展开,并逐步走向正规化,各项业务蒸蒸日上。

  神经外科,是一门从外科和神经内科发展出来的新兴学科。1958年9月,苏州医学院领导选派鲍耀东医师赴天津总院参加全国第二期神经外科进修班。一年后回到苏州。他带领苏医同仁,按照进修班的培训内容和要求,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着手创建神经外科。由于神经外科手术复杂,要求高、时间长、特殊检查多,再加上新兴学科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大多数医师对这门专业敬而远之或知难而退。然而,鲍耀东医师却知难而进,克服了没有固定的病区和床位、人员配置不到位等重重困难,积极开展颅脑外伤、颅内浅部肿瘤、脑脓肿、脊髓肿瘤、先天畸形等手术,逐步解决了神经外科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问题。随着临床业务量增大,病人增多,神经外科有了固定的病区和床位,医护人员亦相应配置到位,神经外科的各项业务工作也得到迅速发展,走上了正规化建设之路,并逐步在省内取得了领先地位。

  1972年,在日本庆应大学神经外科工作多年的杜子威博士应鲍耀东医师热诚邀请回国工作,首开国内运用动脉瘤夹闭治疗术先河。从1972年开始,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就举办进修班和学习班,承担培养全省及华东地区大批进修生的任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他五十年前创建的神经外科,已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医学重点学科;1978年,鲍耀东医师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他又成为全国神经外科五位博士生导师之一。他在脑血管痉挛和脑移植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他的很多学生已经成为当地神经外科创始人或学科带头人。他参与的《胎儿肾上腺髓质组织培养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系列研究》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99余篇,参编医学专著多部。他历任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神经外科学组组长。

  2006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向为我国神经外科作出杰出贡献的鲍耀东等专家医师颁发了荣誉证书。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医师在荣誉证书上题写的颁奖词为:“中国神经外科的辉煌,离不开您的艰辛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