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一届(2012年)

李春桃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作者:

 

我于1974年毕业于扬州卫校,服从组织上的分配到高邮市偏远的武宁乡卫生院参加工作。多年来,一直扎根于基层,服务于农村,毫无怨言。凭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追求和热爱,政治上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到医疗卫生改革的浪潮中。业务上认真学习专业理论,不断夯实专业基础,虚心向同事学习,任劳任怨,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态度,视病人如亲人,满腔热情,悉心爱护,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并于1979年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十多年来一直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无怨无悔。刚毕业时被分配到本市武宁乡卫生院,医院基础条件差、业务差、集镇环境差,但我在那里一干就是13年。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刚毕业的第二年,在本乡东村,发生了白喉流行,医院成立了白喉治疗小组到村里诊治病人。我作为一名年轻医生积极投入到白喉的诊治工作中。对我而言,这既是学习的机会,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我们在村大会堂里设置了简易病床,每天早晨给病人查房、治疗,下午深入农户、学校、田头做普查工作,尽力及早发现病人,及早诊治。同时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每当我们普查结束返回时,已是满天星斗,回来后还要查看病人,做第二天的诊疗准备工作。20多天里共收治了30多例病人,工作虽苦,但我觉得充实,将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于1976年到高邮市人民医院进修内科一年,后调到三垛医院工作。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总感到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再提高。当时儿子高中二年级,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正是最需要家长关心和照顾的时期,但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好地为广大病员服务,毅然决定去苏北人民医院进修内科一年,这个选择当时并不能被儿子和爱人所理解,觉得我对家庭付出、承担不够。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是我一贯的信念,三十多年来,本人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面对突发的应急救治,总能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随叫随到。还记得在200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我刚准备洗澡,值班医生通知我会诊,病区一名患者突发呼吸困难,我在接到电话第一时间迅速赶到病房会诊,病人病情稳定后转送病房时已12点多钟。在回家经过一座小桥时,因为没有灯光而摔倒致左侧尺骨鹰嘴骨折,由于当时内科医生少,在手术后第四天就由爱人骑车带着我到医院上班。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一个多月,虽有痛苦、不方便,但为了患者信任的眼神,我无怨无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节假日几乎很少休息,时刻把病员的安危放在心上。
工作中一贯保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更是精益求精,认真、仔细诊治每例病人,耐心解释病情,交待注意事项,工作中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遵循医者先做人后行医的原则。在从医生涯中,始终把职业道德作为医生的灵魂,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挂水,不开大处方,努力为病人减轻负担,不接受病人吃请,不收受红包、回扣。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对立良好的医务工作者形象,受到广大患者和群众的好评。
作为一名党员,这些年来我总是在想,是党培养了我,是群众成就了我,我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回报党对我的培养和群众对我的信任。单位和群众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我将努力以一名乡镇卫生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实践信念,体现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