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师终身荣誉奖>第一届(2011年)

陈易人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作者:

平易近人,医术精湛的“陈半仙”

                           ——普外科资深专家陈易人教授事迹简介

陈易人, 男,1925年1月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先后在苏州市康复医院、南通医学院、苏医附二院、苏医附一院(现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医疗工作,迄今已有六十个春秋。他是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普外科专家,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主要奠基人之一,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易人教授热爱普外科事业并为此奋斗一生。他医德高尚,医风严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特殊意外、危重病例,总是随叫随到,从不推诿,视患者为亲人。他医术高明,在临床工作中,勇于负责,敢于果断决策,经常在第一线亲自执刀,经常帮助下级医师解决手术中的难题,深受同行们的敬重。他毕生追求医术精湛,胆大心细,讲究操作技能,擅长于做普外科各领域、各类型的重大、少见、疑难或危急手术,并为英国友人做过手术,挽救众多患者的生命,受到患者的好评。“文革”期间,从城市到农村,从苏南到苏北,在多次巡回医疗和开门办学中,他克服各种困难,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响水县某公社简陋的医院里做了165例各类手术,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被当地农民誉称并冠之为“陈半仙”的雅号。他在昆山各处做了近1000例左右的血吸虫性脾脏切除,在全省最早开展各类术式的门脉高压症分流手术,还带头做了杉浦式断流手术。改革开放以来,他积极开展并推动与美国、日本等国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手术示范,收到外国同行的赞扬,并为医院争得荣誉。他把日本青木春夫式断流术推广到全国各地医院,使我国门脉高压症治疗多了一种新术式,并在专业杂志上刊登多篇有关论著,青木先生亦先后接受了苏医附一院普外科3名医师去日本进修,推动了苏医附一院普外科事业的发展。

他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脾外科(含门脉高压和血液病脾切)和外科感染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65篇,主编、参编医学专著4部,其中《外科围手术期处理》一书中论述是国内较早提出的课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乐趣。他的爱好就是做一次成功的手术,患者救治成功便是他最大的乐趣。他奉行的一句格言是“有志者事竟成”。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不断拼搏,在普外科领域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先后培养了博士生8名,硕士生11名,其中不少人已发表了有关脾外科和系列的外科感染细胞因子研究的学术论文,有的已经成为本地区医院有名望的、手术高超的普外科专家。“学无止境”是陈易人教授的座右铭,他古稀之年,仍良言嘉行,任然奋斗在普外科医疗、教学、科研这片热土上,不断地开展和指导手术、撰写论文、搞科研、勤奋学习与耕耘。

陈易人教授历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副主编。现任中华医学会脾外科学组和胃肠外科学组顾问、江苏省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并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实用外科杂志》、《医师进修杂志》、《肝胆外科杂志》等十余家医学杂志的编委、顾问、副主编、全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生物科学部评委。曾任苏州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