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芳,男,1929年3月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主任医师、副教授。1954年7月,于南通医学院(五年制)以优异成绩毕业,留南通医学院任助教兼附院内科住院医师,内科仅留一个名额,55年学院委派经过考录,师从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医科大学斯捷潘诺夫教授(中央卫生部委托上海第一医学院协办)学习提高内科流行病学理论及实践能力,定为副博士职位,第四年因中中苏关系撤走专家,卫生部定为高级教师(经过专家组面试考试)发给高级教师证书。
专业成就
地方性流行病爆发型防治(60年代)
徐州赣榆钓端螺旋体病,一周内7000例爆发流行的抢救诊治调查工作,院方委派他至病区(按省卫生厅调令)赴战,几乎是淮海战役,医院、诊所、学校、剧场、会议场、公园树下、公社到处设置病床,挂用治疗药液,定时对患者眼睛内滴点阿托平扩瞳液,以防多发并发症--虹膜睫状体炎,以防粘连至失明,一项细致不可疏忽的,数量很大的工作,同时要警惕阿托平副反应,精神失常。
病人分呼吸道肺炎型,黄疸肝炎型,警惕脑膜炎型,经过三个月以上战斗,胜利完成了这场大战役,受到当地表扬。经过深入流行病调查,当时是勤雨季,到处水灾,人从水中来去,水来自当地山区,当地有猪赶上山区散养习惯,猪粪中有大量钩端螺旋体,成为传染源。隔离了三个月的战役,以完胜的结局,他受到表扬向江苏省政府卫生局及学院医院带回喜讯完胜的汇报。
翌年,接海安县卫生局,邀请第一丁所公社208例疑诊流行性感冒发热的报告,该公社系海安至东台、盐城、南通,扬泰州交通要点,必须封锁交通,以防汽车运输患者,至扩大流行恶果。他即至疫区,实地调查,以男性中壮年劳动力为发病对象,高热,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却有鼠蹊部淋巴结肿大,儿童非劳动者不传染疾病,经过实验康佩恒检验师(市一人民医院)血清钩端螺旋体检查,均为高效价阳性报告,至否定了流感,取消了流患,流行警报。
接着又接到海安李堡对河洋口公社,近30例疑诊乙型脑炎,患者经过贵重的白蛋白,多种治疗,均毫无效果,他被邀请会诊,踏进病区,敏感的感到疑惑,均为20-30岁男性劳动力,不具乙脑应以儿童为主,意识均正常,无颅脑重病症状,脑脊液澄清,细胞数中性均高,脑膜病变存在,全面分析,对象及症状不像乙型脑炎,即采血做钩端螺旋体血清免疫反应,结果肯定高效价反应,撤销白蛋白,使用青霉素静脉点滴,遭到患者及家属强烈反应,可病人一天比一天好,热退,头痛消失,逐步能下床活动直至痊愈,效果及事实胜于雄辩,取得了痊愈完胜。这批年轻人,均有插秧史,秧田使用畜肥,再加踝以上深的水,经过几个月雨期,螺旋体大量繁殖,至成这批年轻劳动者患病之源。
1965年通州市平潮区,违法出售做肥料用河豚鱼籽,300余例中毒者,部分就地洗胃,导泻,重危转来我院,他和费佳祺主任组成救治中心组,密切观察心肺衰竭重点病变,预防及抢救医疗,未发生死亡病例。
1968年,吕四中心地区发生580例夏收夏种农民高热腹泻,正是关键季节,全面瘫痪,接地区卫生局,地委部队朱锦辉司令员召见,委派专业组,市卫生局防疫科周荣贵主任,市传染病院蔡海主任,至疫区进行调查,并迅速赶到诊断及疫情趋势,边查边防边治,迅速组织医疗力量防治。一进疫区,详细了解情况,视至患者家庭,体温高至40℃,持续强热,初步印象为急性爆发性集体消化道传染病流行,面广量大,一般医疗教学上未听到未学到过的疫情,他沉思,斯捷潘诺夫曾介绍苏联某工厂,由于窃取水源,被污染水管接到饮用水管,曾发生流行爆发报告史料,地处农村,根本没有自来水管道,经实地调查了解,特点是一个大生产队抢收,几乎100%劳动者发病,调查农民出汗多,饮水源要快和多,要凉,采取了水缸就地河水,加用大量食醋,名“醋冷水”,传统的消毒饮用水,当时已公社化,农社人工河成“井”字型四通八达,经最近卫生院了解,一批“发热”待查入院,因医疗条件差,仍似“发热”,病因不明出院,时值短降大雨,频发季节,卫生院厕所为“茅坑”,紧靠河边,排泄物及病人排便用具洗涤,家属为便利使用河流。水抽查大肠杆菌污染,由于河水四通八达结构,以至发生广泛爆发于吕四周围一片广大农村,经过立即抽血做肥达氏反应,粪便培养为副伤寒菌(+),血清阳性,真相很快大白,另一线抓病员治疗,周主任观察到从基层医院病人出现,肠道出血,个案肠穿孔剖腹修补,诊断正确。朱司令向他们提出他们想要什么?组织党就给他们什么,要保证死亡率0%,经过地方政府、党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努力,上级全面支持到预想目标,未死一人,创造了奇迹。这场战役,永远记在了“南通医苑人物志上”,永芳百世。
1969年,南通地区白蒲镇农村,一阵雨季后,遍地长出了蘑菇,当地农民采用做美菜,结果不幸是毒菇。发生了一批毒菇中毒医疗事件,组织上派我带领朱轶琴,陈金凤,徐君杰参加了战斗,病情逐日恶化,黄疸,不思饮食,肝中毒症,死亡率几乎近100%,他们日以继夜在挽救中忘我的奋斗,忘记了他们的睡觉,只有一个信念,挽救!挽救!忘我!忘我!他查阅了全国文献,有报道野外野兔无选择的吞食各种蘑菇包括毒蘑菇,生活的很正常,认为兔胃中有某种抗毒物质,他们即动员家属宰兔取胃使用,同时使用积极保肝、护肝、养肝的近代历代方法治疗,不幸还有60%的死亡率。
江苏省电台有线广播、市台、地区及新闻刊物报道刊印专册全专区医务界号召学习这种医务精神,他们誓将这种精神干到老。
期间还发表国内发表了论文,肺癌临床分析89例(交通医学杂志)、恶性胸水良性胸水生化指标探讨(AD,LDH,同功酶糖,电解质,蛋白CEA)、胸水同血液生化指标值,在良恶性指标鉴别价值讨论、慢性肺原心脏病177例临床分析、最大呼气流速—寄量曲线形态新指标、β角应用探讨倪松石研究生论文。
他的事业中心是教师,培养医务人才,救死扶伤是他终身奋斗目标。
从1954-1990年,教龄36年,教学面及大本科,工农兵学员,三年制专科,中医专科中西医课程,医士护士学校,都有他的业绩及足迹,1957年通医迁苏州,95%的师资已去了苏州,程达人李志学老师决心恢复重建南通医学院,他从上海研究生考毕后,辞去苏医职务,回通第一班即1963年毕业的本院胸外石仲歧,骨科张其恭等附院科室领导人,人民医院62年级章臣楠,本院妇科史锦云等,成为医院骨干领头人及一层一层各科室领导人,大批至苏北盐城,淮阴医院,填补了缺医少药,向江苏各地输送人才,1968年分配到首都北京的李乃达同学,经过北京考试全国来的医学生他名列第一名,至此北京才知道有了南通医学院的名,以后因医疗教学,我跑遍了苏、淮、盐及沿江港口医院。远洋轮上都有呼他张老师的学生,可说“桃李满天下”。
至前几年,邓小平首长,重开了大学大门,77届学生遍及了美国,他的儿子纽约周围就有十打几的易庚华,李晓玉,李斌,沈博,朱爱平等的名人,都呼他张老师。
1978年落实中央政策,他归队回医学院,重开呼吸专业教研室,开辟临床呼吸科室仅12张床起步,逐步发展,经交通部批准,他接收倪松石研究生,医疗教学日渐进步扩大,至今已是江苏省重点科室,博士生领导的科室,研究生十多名,教学科研研究迅速发展,一派学术成风新气象。
1987年10月份,学院研究,他从科技队伍中已56岁,但集体研究非他莫属,胜任医学系主任,大刀阔斧整顿教研组,严正教师,试讲合格后上岗,逐级人员,必备上课内容举证,检查教学方法,备图,严查上课带教纪律,克服文革中养成较懒不负责任,迟到甚至无故不到缺席之风。学习之风,逐日上升,水平相应提高,1978、1979、1983、1984届国家会考,迎考总成绩第10名、11名。在医学系组成巡回教学组奔赴无锡、镇江、常熟、盐城东台等教学点开展开门办学巡回教学工作。医学系受到交通部教育部奖状奖金奖励。他系工作人员,他的学生高建林步入南通大学副校长,今又任命为附院之长之职,全面领导附院工作。
回院之前,他在专区及卫生局领导下,在平潮地区医疗养院地盘上,兴办了全国第一所农村肿瘤医院,他和书记张健增带领30余医务人员至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妇产院,市六院进修,一年归队,到平潮开辟了农村肿瘤医院,内、外、妇、五官及放射中医,同位素扫描,镭锭病理,基本俱全的肿瘤诊治工作,工作了八年,归队至医学院时,肿瘤医院已有800多工作人员,现发展北区及南区(市区)规模,医院水平达三甲级别,这是他人生建的第二所、专业医院,在初建农村时,李先念夫人,林佳媚参观后,对开展的医疗及农村肿瘤调查,给予高度评价和表扬。
我院原党委书记石超同志,离休年龄,原地委唐地委书记,市朱文涛组织部长,徐志球市长,多次邀他参加老年康复医院兴办,面临他儿子及儿媳将赴美国工作,力推他随书记建院工作,任院长,至今已是综合基础发展多年事业的医院,从平地起了六个六幢楼规模,工作人员680人,设备俱全,除体制是民营,收到各方好评医院,他任业务院长,学院医院原两位院长,都先后在里面工作,我重点发展内科,现已是300-400张床,他兼管他的老行—呼吸科,去年院评呼吸科全院收入最大,尤以呼吸科,他的老窝,由于科室受到广大病人爱戴,医疗质量高,服务得到病人表扬喜爱,一致好评。从未发生事故及纠纷,获得院方特等奖(2015年)奖励,院方在全院大会授奖,他培养了呼吸科三个主任医师的接班人,40年前在附院诊治病人,18年前在四安抢救存活病人,均来他的科室就诊。
他从1954年至今,由于情况的变异,参加了附院从日本鬼子、国民党留下一个破烂不堪的医院已发展至新中国顶呱呱的三级甲等医院。他倾注了全部心血从青年发展至今,按人民需要,充分发挥老年知识分子作用,另建立个人民需要的医院—市肿瘤医院、老年康复医院。
在附院呼吸科,接待了两位肺癌病人,一位淋巴转移纵膈,使用了支气管“A”序贯表阿霉素治疗,她们现也是老年人活了几十年了,很健康,她们非常感谢他,一位是通棉二厂的张洁君,一位是人民医院的胡秀芳医师。
曹从甫妇科医院院长,文化大革命,张春方正被打成反动派学术权威,阶级敌人,被监督劳动时,曹从甫经人介绍找张春芳诊治,张春芳虽然遭受大难临头,但仍坚持救死扶伤接待了他,他面黄肌瘦,膨大的肚皮,走路也难,被诊治为晚期肝癌,已步入绝望境地,张春芳凭着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经检查,否定了肝癌,而有十分的把握为结核腹膜炎,经血及腹水穿刺判定为结核性,完全否定了肝癌,使用正规抗结核,半个月,一个月,基本好转,半年不到完全恢复到健康人,他是朝鲜抗美牺牲的烈士遗腹子,两人至今也是生死之交朋友。
地区公安处军官施洪涛,患急性肝坏性肝炎,病情不断恶化,黄疸逐步加深,呈金黄色,经张春芳和中医陈笑夫共同努力,中西合疗了多月,逐步恢复,现在已离休,也是他生死之交的病友。在附院确诊了南通稀见的黑热病及肺吸虫至痊愈,得益于1952年他踏遍了淮阴全农村为农民服务,1956年到浙江舟山地方病防治的经历,他跑遍了全海安、如皋、启东、通州市,海门会诊,流行病包括副霍乱防治以及疑难杂症会诊抢救,巡回医疗,锻炼和收获了他的人生,他一直记住牢牢的记住,在大学,每当进出大门,那张高挂的一只大手,有力的写着“生命所托”的医训,党的教育、医训、人生意义价值,人生的方向、目的,人生行动的轨道。
张春芳的社会活动方面,他曾为第三届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副组长秘书。1980-1984市科协常委及委员。1980-1982年市医学会呼吸专业负责人,开展专业学术活动,论文评审工作。1984年12月15日第四届中华医学会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呼吸学会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呼吸学会主任委员。1987-1992年任第一届江苏省呼吸学会委员,参加审批省学术会议活动论文审阅学术稿件,开展省呼吸专业学术活动,1988年10月27日-29日在南通市举办学术会议,任主席团主席,倪松石院长一同参加。
1980年后连任两界“交通医学”编委,组编审核杂志,重点在呼吸系统稿件。他由孟宪镛主编推荐的。
获得荣誉:
1950至60年代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南通市劳模及60年省级劳模,惠浴宇省长颁发奖状。
1980年省,全国第二次科技大会代表(市级仅一名)受到中央首长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国家科委于光远,宋庆岑副主席接见,摄影留念,他仍存于家中大厅视永远珍贵品。
在学院,被评为多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并获交通部批准,均做纪念品保存。
对学院及附院工作人员中,他的家庭也显得较突出,他家一共有8位,分布在各专业贡献,他家属在教务处获得好评,他儿子张卫苏教学中任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主任工作很出色,儿媳在肾科,医疗服务水平突出,获医护及患者好评,现仍是赴美纽约群体佼佼者,在国内免疫杂志连续八篇论著,获学院及党委十分重视的人才,四女生理教研组讲师,后考取苏州医学院至美国德克萨斯州中枢生理研究级教学。三女爱人,南医大毕业,市人民医院心血管主任,应教学院邀请兼学院心血管教授,开展心血管工作,及心梗支架,心脏除颤,先心的纠治,获得省授重点科室,先后均在南通报刊报到为先进青年教师事迹。二女卫平,妇产医院来院心电图科,后由于水平优,被任命带教临床及操作,侄女易青妇科副主任医师,爱人刘锟服务于胸外科、博士生,我大孙子张引子,南医大,考试前三名入本院,随倪院长硕士研究生,现经国考赴英国大学,攻读博士,爱人刘肇修,优秀消化研究生随倪润州工作,获得好评。他们都不辜负领导的希望和要求,不同专业上,努力奋斗中。继承他的救死扶伤,教书育人中奋斗着。
在建老年康复医院附院分院,他放弃了三次赴美国探视机会,至今一次未去过。
10年前他患癌症手术,继而也发生骨质疏松腰椎断了四节,卧床近半年,在康复医院顾永强,张宇峰主任治疗下,他坚强的站起来了,现在正常工作,不觉到了第三个医院已是25个年头。
新老同事,战友,领导问他已工作了六十一个念年头,什么时间退休?他的答复:“我头脑身体健强,人生仅有一次选择从事‘教书育人,治病救人’的机遇,我爱我的事业,‘小车不倒尽管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