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师终身荣誉奖>第三届(2015年)

侍德

发布时间:2016-01-06 来源: 作者:

 

      侍德,19287月出生,江苏盐城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南通大学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创伤研究室主任、手外科研究中心顾问,中华显微外科学会、手外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中国修复与重建外科研究会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国际脊髓学会及中国脊髓损伤学会两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骨科及显微外科副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副总编辑、顾问,《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修复重建杂志》编委。
侍德同志于1955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即从事临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在刚开始工作的十年内重点从事普外科,在省内较早开展规则性肝癌切除、门脉高压的门脉分流术以及胰头癌根治术。1962年到上海二医大进修,得到张涤生、过邦甫等专家的教导,打下骨科专业基础。于60年代后期即从事创伤外科,受到张涤生、史济湘及过邦辅三位教授的直接指导,开展工作较顺利。就在事业刚刚步入正规时,文化大革命又使其事业受到影响,在这期间很多人闹革命,而其从事临床科研,有机得到几位畫家帮助,使其完成了《矫形外科手术进路图解》图谱的图的绘制。1971年发生了东方红3号客轮大火烧伤事故,发生多人大面积烧伤,交通部请了史其湘教授为首多名烧伤专家来通抢救,又一次把其推到创伤工作第一线,重新回到创伤临床、教学及科研的第一线。于60年中草药治疗烧伤的研究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励,发表了手部烧伤早期焦痂切除、大张皮片的修复以及用腹部皮瓣修复手及手腕的III°电灼伤的早期修复,为电灼伤的手的保存作出贡献,以上三项获国家的认可,参加全国在北京召开文教先进分子大会,并获得奖状。此后即从事骨科工作,带领全科同志开展国内领先水平的上颈椎不稳定前路融合术、脊柱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椎体肿瘤切除人工椎体置换术、骶椎肿瘤切除人工全骶椎置换术以及半骨盆置换术,故而使医院骨科在国内有一席之地,并多次参加了全国举办的骨科学习班讲课。由于其在国内较早从事修复重建工作,国内60年代参加了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的组建工作和多次参加全国显微外科学习班讲课。在70年代在我国断肢断指再植术的基础组建中国手外科学组,由于其在60年代就将整形外科技术用于治疗大量的手外伤组织缺损,使其成为中国第一届手外科学组5-7人的常务委员,1985年以其为主创办了手外科杂志,后提高为中华手外科杂志(因其当时生肺癌手术后转上海华山医院),其任副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杂志编委、中国上肢杂志顾问。除此以外,还担任中华显微外科学会委员、中华手外科学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研究会理事、中国脊髓损伤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省骨科分会、显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培养较多的科内骨干医师,由于医院骨科是我国首批高教硕士授予权单位之一,其培养了硕士研究生共20多人。骨科还是交通部和江苏省批准的高级骨科医师培训基地,培养了国内骨科高级专科医师200多人,他们毕业后成为科室或国内的骨科骨干,其少数成为全国专家所公认的年青专家,做到桃李满天下。
在科研方面,其中有腹部大型皮瓣在手及前臂严重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的应用、显微外科在骨科应用、人工椎体置换术、寰枢椎不稳定的前侧径路前方融合术等多项奖状。《手外科手术学》获得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手屈肌腱二区亚分区及各亚区内损伤修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著作方面,先后发表有百篇之上的论著,其中发表在中华级的论著有40多篇,出书方面,自1982年开始编写了《矫形外科手术进路图解》,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98第二次再版。并将40年来整形外科和显微外科用于骨科的经验编写《骨科修复重建手术学》约80万字和大量第一手的照片,于1996年由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00年前后以其为主为我国手外科主编了二本经典著作《手外科学》和《手外科手术学》,后者三次再版,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骨科手术进路图解》彩图版2008年由人民军区出版社出版。《矫形外科进路手术学》2009年及《骨科创面修复手术学》2014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除上述自己的论著外,全国的知名专家主编著作时都请其参加编写,其中过邦辅教授主编的《矫形外科》,王一堂教授主编的《实用急救医学》,朱盛修教授主编《现代显微外科学》、《现代骨科手术》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疗学》,朱家恺教授主编的《显微外科进展》,王正国教授编写《交通医学》,张涤生院士与王炜教授编写《整形外科学》,裘法祖教授主编《外科学—前沿与争论》等20多部。
     19世纪80年代后期其即开展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前后有数十名专家来科室进行访问和交流,其于1987年应邀作日本学术访问,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8次脊髓讨论会,同时到日本德岛大学访问讲学,除此多次参加国际脊髓损伤研讨会的交流和手外科交流。
    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1年省劳动模范,1991年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省教委和省学位委员会优秀研究生教师,1984年、1986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获得“五—”劳动奖章。2010年获中国显微外科杰出贡献奖。2012年获南通市首届医师终身荣誉奖称号。2013年获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