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华事迹材料
胡燕华,男,43岁,本科,淮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20年来,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品行以及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医德,使接触过他的病人和社区居民,都对他产生了信任和赞叹。
他先后工作于清河医院,北京路卫生所,淮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内科医生,公卫医生到全科医师,无论在哪儿,何种工作岗位,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恪守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获得过“先进工作者”,“年度考核优秀”等光荣称号。
在清河医院工作时,业务上虚心向年长医师学习,钻研业务知识,作为年轻医师的我,工作2年左右,在主任的鼓励和支持下,撰写了《伍用硫酸镁治疗重度持续性哮喘发作效果分析》论文,并参加了省医学会举办的论文交流活动,态度上积极投身于为病人服务的工作中,积极参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过敏性休克”等危急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放弃休息。2003年“非典”时,积极参加发热门诊工作,坚持吃住在医院,连续工作20余天没有回家。
在北京路卫生所,他从预防接种的门外汉变成熟练掌握预防接种流程和异常反应处理的行家。一次,一名2岁的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了臀部肿块后,来接种门诊不依不饶,针对家长的不解,他耐心解释,并积极处理,给予局部涂碘伏,教家长回去怎么热敷,以后每天下班后定时上门察看儿童,局部处理,经过积极处理,约20天左右,孩子臀部肿块消失了,家长非常满意。在卫生所工作期间,为了加强麻疹,流脑疫情的控制,他多次放弃休息,积极参与辖区内幼、中小学数百人的接种工作。在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中,更是积极主动,认真细致,积极做好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加班加点,针对儿童家长的咨询,做到耐心细致,有问必答,得到儿童家长的广泛称颂。
为了响应医改精神,在编入淮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他又成为一名全科医师,为了成为合格的全科医师,他参加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班,考试取得全科医师合格证。积极参加中心人事制度改革,参加全科医生服务团队,成功竞聘全科医师团队长。现在,工作的方式变了,但工作的热情没有变,作为全科医生团队团队长,他利用中午,晚上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针对群众的拒绝、不理解,耐心解释、宣传国家政策,针对家中无人,坚持多上门几次,争取不放过一户,让国家政策深入人心。记得前年10月中旬,中心安排辖区入户进行健康档案建立。一大早,他和护士就带着空白健康档案表、宣传册、血压计等材料来到了新港小区,当他们来到了一栋楼的101,敲门,门“支”的一声开了,伸出一个老伯的头来,说明来意后,老伯连连摇头,“不需要,不需要,我身体好得很”。说完,“彭”的一声,门关上了。还好,他们来前就有心理准备。转身,又敲了102的门,门开了,说明来意后,开门的老奶连连说“好,好”。他们进门后,一搭讪,了解到奶奶原来有高血压、糖尿病,平时量血压要跑很远的路,很不方便,测血糖更是困难。他们按照顺序给奶奶一家建了档,量了血压,又交代了如何运动和合理饮食的一些内容,听得奶奶连连点头。又问了他药如何吃。正在这时,有人敲门了,门打开,伸进来101老伯的头来,“你们真是卫生服务中心的,不是推销的?”“当然了,我们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听胡医生怎么一说,他终于凑了过来,奶奶说,老张,你也测测血压,“是啊,老伯,你也测个血压吧,35岁以上就要定期测量血压啦。”胡医生认真地讲。“喔””150/90”胡医生认真地为其测量血压。告诉他要注意饮食等等,并嘱其按时测量血压。他约中午等儿子回来后建档案。在进行慢病随访时,更是从患者角度考虑,指导患者如何用药,如何自我管理。曾应病人要求,清晨5:30到居民家中测量血糖。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毫无怨言,积极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
在思想上,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各项精神,做到思想上、政治上时刻同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凡是通过参加中心组织的各项评选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作为中心的一员,知情出力、建言献策是义不荣辞的责任。近年来,紧紧围绕医院建设、医疗水平的提高、业务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一名老同志的作用。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摆老资格,不骄傲自满,对比自己年长的同志充分尊重,对年轻同志真诚地关心,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坚持代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在工作之余,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调至淮安市淮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全科医疗工作至今,先后参加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糖尿病规范化培训,2013年1月被聘为副主任医师,5月参加了《江苏省社区糖尿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同年8月有幸被选派香港参加《糖尿病管理课程》培训。坚持学习医学科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均记业务工作笔记万字,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撰写并发表了业务工作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