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二届(2014年)

黄根华

发布时间:2014-08-04 来源: 作者:

 

扎根农村不动摇 淡泊名利祛民疾
海安县南莫镇姜刘社区卫生服务站黄根华
我叫黄根华,男,现年43岁,汉族,中共党员,海安县南莫镇姜刘村人,于1992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2年来,我立足基层,扎根农村,为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和百姓健康服务殚精竭虑,不辞劳苦。
一、扎根农村心不悔,提升本领强服务
1991年高中毕业后,我经招聘到海安卫生学校参加了为期一年半的学习、培训,回村当了一名乡村保健员。乡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卫生工作者,承担着广大农民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医疗、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功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由于乡村医生工作条件不好,待遇也不是太高。过去的同学、好友,有的在外办公司,有的在家办工厂,都成了大老板,一些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无不为我惋惜:乡村医生工作辛苦劳累、风险大,报酬又低廉,你年纪轻轻,为什么不趁早出去闯荡闯荡,何必在这一棵树上吊死?也曾有不少人给我介绍其他赚钱的工作,都被我一一婉言谢绝。因为每当看到一个一个病人通过我的精心治疗,祛除了病痛,恢复了健康,我就会感到无比欣慰,无限满足,发自肺腑地感到当一名乡村医生值!
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我与时俱进,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注重知识更新,夯实理论基础,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于不懂的、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医院或者向书本请教。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大家的共同帮助,我先后取得了乡村医生证书、省全科医学培训合格证和技能操作培训合格证书。参加江苏省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获得了中专文凭,并于2012年取得了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进一步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本领。
二、严守医德遵规章,规范服务赢民声
我遵纪守法,平时能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专业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坚决抵制假、冒、伪、劣药品,严格执行规定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积极宣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政策。平时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临床指南学习,坚持合理诊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不开大处方、人情方,不滥用抗生素、激素,确保群众医疗用药安全。
我站所有基本药物全部由医院通过省网进行代购,建立了完整的药品进销存台帐;药价和医疗服务价格有公示,不多收病人一分钱,人均处方价格控制在15/日内;规范书写各种医疗文书,做到门诊看病有登记和病历,用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多年来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在列次县卫生局、镇卫生所组织检查中受到好评。
三、医者仁心轻得失,义无反顾救危难
平时工作上,我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医22年来,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坚持24小时值班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病人需要,我都义无反顾地在第一时间赶到。
12年前夏天,我村6组村民刘信如之女不慎溺水窒息,当小孩抱到卫生室时,口唇紫绀、皮肤苍白,生命体征几乎全无。我不顾小孩一身脏水,立即用嘴吸出小孩嘴里的呕吐物,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经近一小时的抢救,小孩面色转红,生命体征有所好转,随后我立即把她转送医院继续抢救,挽救了一条幼小的生命,避免了一场家庭悲剧的发生。
10年前,4组年事已高的村民丁祥海,患膀胱癌已到晚期,情绪非常低落,因家庭经济困难拒绝住院治疗。我站组成3人医疗小组,轮流到他家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主动接受治疗,按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给与治疗护理,让病人安详地走过了生命的最后42天。
4年前,11组夏柳金在家不慎跌伤感到头晕头痛要做CT检查,一个电话我就亲自带他到南莫医院。当时南莫医院CT坏了正在维修,我又把老人送到曲塘医院检查,直到报告出来无大碍,我才安心离开。事后夏柳金为了感谢我,送给我红包,被我婉言谢绝。
去年8月份的一天,13组徐玉生夜间突发腹痛,我去初诊为疝气,需急诊手术,我就护送其去医院,手术出来后我才离开医院,这时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
今年218日,天下着大雨,9组徐王氏头晕叫我出诊。我去初诊为脑梗塞,需住院治疗,就送其去做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住院手续办好后我才离开医院,到家时全身几乎湿透,但是我心里感觉暖滋滋的,事后病人家属请我吃饭被我婉言谢绝。
爱心是我们行医者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多年来我一直为特困病人免除出诊等费用。面对着肩挑家庭重担的妻子、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已入古稀之年的父母,我常常深感自责,但医者仁心,我只能义无反顾地把群众的健康摆在首位。面对家人毫无怨言的支持,我无以回报,只有用工作成绩宽慰他们。
四、危急关头勇在前,公卫战场不言退
2003年,“非典”无情地肆虐着祖国大地,外出务工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不计个人安危,勇敢地战斗在疾控战场一线。每日早上5点出去,晚上10点回家,给一百多名返乡家居观察人员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医院和卫生所,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年底被县卫生局评为“非典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几年前甲型H1N1流感肆虐,手足口病盛行,我克服站上人手少工作量大的困难,严格按照县卫生局制定的防控方案执行,认真履行职责。按时更换宣传栏内容,出黑板报,发放健康教育小报,宣传防控知识,正面引导群众,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可防可控不可怕。对居家观察的患者、出国回归人员等严格按照监测要求进行监测,保持24小时信息通畅,有情况及时与镇卫生所联系。
2010818下午,1381岁村民徐宝虎,因有不洁食物史,上吐下泻,严重脱水致休克,医院诊断疑似“霍乱”上报县疾控中心。我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连夜到病人家中取样,按照县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残留食物、碗筷、厕所及周边小河等处进行消毒,直到第二天上午检测报告排除了霍乱,才离开现场回家。
五、与时俱进谋发展,服务乡村谱华章
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面广量大,2011年为了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录入工作,我连续奋战了几个昼夜,按要求高质量完成了录入工作。在残疾人,特别是精神病人社区康复工作中,我根据个体制定康复计划,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及时上门指导,动态管理精神病人,确保肇事肇祸零发生。在2013年三季度南通市组织的精神病防治工作检查中,我站工作受到市领导的好评。
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我站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力求做到与时俱进谋发展。根据全县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主动协调镇村,按照省示范化村卫生室的标准,启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年内将建成并通过验收。在工作中,我严肃考勤纪律,从2008年开始就采用“时间、签名”签到方式,确保人员在岗在位;任务分解落实到人,量化考核,确保工作任务指标的完成;经费、报酬与考核挂钩,奖勤罚懒;收支分清,笔笔签字。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我和同事与村民签订了签约服务协议,分组包户到人。我站目前在管高血压患者501人、糖尿病患者114人,全部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随访管理,按要求定期提供随访服务,免费为村民进行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受到大家的好评。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带动其他兄弟单位的工作,工作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便能更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适应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自从配发电脑后,平时工作中我自学电脑,边做边练,把公共卫生各项工作分类建成了文件夹,平时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村级相关资料目录及时归档,每次县、镇考核都名列前茅。20135月份和10月份,白甸镇卫生所、老坝港医院分别组织乡村医生来我站交流慢性病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经验,获得一致好评。0137月,我站代表海安县接受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评审,2013 11月份,县卫生局在我站召开慢性病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观摩会,把我站的做法和经验向全县进行推介。
回首往昔,我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公正廉洁,任劳任怨,力求做到领导放心、群众满意,以实际行动得到了大家的肯定。20102月,我被南通市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20103月被海安县卫生局评为精神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被中共海安县南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2月,被海安县卫生局评为疾病预防控制先进个人。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会在工作上找差距,会更加发奋努力,在群众中树立美好圣洁的乡村医生形象,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可乡村医生这一职业,让乡村医生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健康保护神。
做一名乡村医生,我终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