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二届(2014年)

刘海龙

发布时间:2014-08-04 来源: 作者:

 

刘海龙个人先进事迹
 
刘海龙,男,197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宿城区屠园乡卫生院院长。
1993年毕业于淮阴卫校预防保健专业,自卫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从事过传染病防制、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五大卫生等具体工作。上班22年来,始终能够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先后十余次被评为全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所负责的业务工作连续多年在全区名列前茅,担任屠园乡卫生院长期间,该院被评为全市“十佳乡镇卫生院”,先后代表全区接受省、市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检查,均获得好评。多次代表基层卫生院参加全市卫生工作座谈会和北大课题组关于宿迁医改工作的调研座谈会。
一、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
刘海龙刚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时,被安排至乡卫生院防保所,负责儿童保健工作。当时,该项工作基本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儿保办公室位于防保所的角落里,办公桌上蒙着厚厚的一层灰,儿保资料横七竖八地堆放在资料橱中。面对这样的现状,他没有丝毫抱怨和退缩,而是迅速打扫房间,整理资料,静下心来学习儿保工作手册,很快便弄明白儿保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工作程序是什么,随后在所领导的支持下,迅速布置体检器材,组织儿童体检,登记各种台账,做不了的工作就带回宿舍做,有时甚至还私人请客请来朋友帮忙,就这样硬是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便使该项工作步入正轨,受到了院、所领导和儿童家长的一致好评。2004年,宿迁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数据录入工作被安排在乡卫生院(即改制后的防保所),上级要求在三天时间内将全乡农民的基本情况录入系统,面对如此紧急繁重的工作任务,作为单位负责人,刘海龙不躲不等,带领全院人员,排成两班,人停电脑不停,困了就在椅子上躺一会,饿了就泡点方便面,24小时不间断工作,硬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受到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心系患者,始终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在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期间,刘海龙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每一名传染病人,都要到其家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有的传染病人不愿意让邻居知道自己得了传染病,他便一个人带上消毒药品和流调表,来到病人家中,和病人沟通交流,打消其疑虑,使病人完全理解并配合消毒处理等工作,也使患者内心充满感激。在负责结核病防治工作时,对每一位涂阳患者,均坚持上门指导服药,坐下来和患者拉家常,询问患者服药有无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对此很多患者都竖起大拇指说“做院长了还能亲自负责这种工作,并且还能这么关心我们,替我们病人着想,真了不起!”
三、身先士卒,坚持战斗在工作第一线。
201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人间瘟疫肆虐着中国大地,并迅速向全国蔓延开来,“非典”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词汇,也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当时,刘海龙任乡防保所所长,接到上级命令,他迅速带领防保所全体人员投入防非战斗。为了能更安心工作,他将年幼的女儿送回老家请父母照看,自己一个人吃住在单位,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由于当时宿迁刚实施医改不久,防保所人手少,很多工作必须自己亲自上前,不论白天还是深夜,每当有一车人员从疫区回来,他便和所里其他同志穿上消毒衣,背上喷雾器,消毒过往车辆和相关场所、统计上报每天从疫区归来人数,把疫区归来人员名单分发至各村进行医学追踪观察等,每天工作到深夜,连续三个月未休息过一天,本人认真细致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防治“非典”结束后,被卫生局表彰为“防治非典先进个人”。
四、情系群众,为群众健康事业呕心沥血。
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后,很多工作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上门服务,卫生院工作量骤然加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对政府卫生工作的满意程度。作为基层卫生院长,刘海龙同志始终坚持将基本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全院业务工作的主线,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一些村卫生室为了完成工作量和上报公卫经费,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对此,早已对基层公卫工作了如指掌的刘海龙,坚持深入第一线,经常走村串户,带领卫生院人员突然到群众家中去,询问有无村医上门进行体检,有无建立健康档案,有无为产妇进行访视,有无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并和群众交谈,了解群众对卫生工作是否满意,还有什么需求等等。项目实施几年来,刘海龙的足迹踏遍了所在乡镇的每一个村,很多老百姓都因此而认识了他,也正是因为他心中装着群众,时刻为群众的健康着想,在当地很多村组干部和乡镇干部中,只要提起刘海龙,他们都会赞不绝口。
五、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走上工作岗位后,刘海龙深感知识不够用,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成人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1999年获得江苏职工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大专学历,2009年获得东南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10年取得疾病控制专业副主任医师职称,系当时全区公共卫生系统第一个取得副高职称者。
六、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做到学以致用。
工作以来。先后参与过“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项目”、“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现状调查”、“江苏省慢性病及危害因素监测”、“艾滋病综合防治GAP项目”、“宿城区农村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调查”等科研项目工作,均较好地完成任务。工作中注重将工作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能够及时将工作经验和成果加以总结提炼,先后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江苏预防医学》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4篇、在区级新闻媒体上发表工作报道50余篇,成为全区公共卫生系统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佼佼者。
作为一名基层的公共卫生工作者,刘海龙同志参加工作22年来,几十年如一日,很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其个人能力得到了全院干部职工和社会的认同,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誉;他有着视事业如生命的敬业精神,有着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他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全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