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 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具有银屑病皮疹,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关节强直,导致残疾。约75 %PsA患者皮疹出现在关节炎之前,约10%出现在关节炎之后,同时出现者约15%。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30-50岁,无性别差异,但脊柱受累以男性较多。在美国,PsA患病率为0.1%,银屑病患者约5%-7%发生关节炎。初步统计我国PsA患病率约为1.23‰。
1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隐袭,约1/3呈急性发作,起病前常无诱因。
1.1关节表现
关节症状多种多样,除四肢外周关节病变外,部分可累及脊柱。受累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晨僵和功能障碍,依据临床特点分为5种类型,60%类型间可相互转化,合并存在。
近年有学者将PsA分为3种类型:①类似反应性关节炎伴附着点炎的单关节和寡关节炎型;②类似类风湿关节炎的对称性多关节炎型;③类似强直性脊柱炎的以中轴关节病变为主(脊柱炎、骶髂关节炎和髓关节炎),伴有或不伴有周围关节病变的脊柱病型。
1.2皮肤表现
皮肤银屑病变好发于头皮及四肢伸侧,尤其肘、膝部位,呈散在或泛发分布,要特别注意隐藏部位的皮损如头发、会阴、臀、脐等;皮损表现为丘疹或斑块,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有丰富的银自色鳞屑、去除鳞屑后为发亮的薄膜、除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该特征对银屑病具有诊断意义。存在银屑病是与其他炎性关节病的重要区别,皮肤病变严重性和关节炎症程度无直接关系,仅35%二者相关。
1.3指(趾)甲表现
约80 %OPsA患者有指(趾)甲病变,而无关节炎的银屑病患者指甲病变为20%,因此指(趾)甲病变是PsA的特征。常见表现为顶针样凹陷,炎症远端指间关节的指甲有多发性凹陷是PsA的特征性变化,其他有甲板增厚、浑浊,色泽发乌或有白甲,表面高低不平,有横沟及纵峪,常有甲下角质增生,重者可有甲剥离。有时形成匙形甲。
1.4其他表现
2诊断要点
2.1症状和体征
皮肤银屑病是PsA的重要诊断依据,皮损出现在关节炎后者诊断困难,细致询问病史,银屑病家族史,儿童时代的滴状银屑病,检查隐蔽部位的银屑病(如头皮、脐周或肛周)和特征性放射学表现可提供重要线索,但应除外其他疾病,并应定期随访。
顶针样凹陷((>20个),指甲脱离、变色、增厚、粗糙、横峪和甲下过度角化等。指(趾)甲病变是银屑病可能发展为PsA的重要临床表现。
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以指关节、跖趾关节等手足小关节为主,远端指间关节最易受累,常不对称,关节僵硬、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
脊柱病变可有腰背痛和脊柱强直等症状。
2.2辅助检查
本病无特殊实验室检查,病情活动时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IgA, IgE增高,补体水平增高等;滑液呈非特异性反应,白细胞轻度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类风湿因子阴性,少数患者可有低滴度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约半数患者HLA-B27阳性,且与骶髂关节和脊柱受累显著相关。
2.3诊断依据
有炎性关节炎表现即可诊断。因部分患者银屑病出现在关节炎后,此类患者的诊断较困难,应注意临床和放射学线索,如银屑病家族史,寻找隐蔽部位的银屑病变,注意受累关节部位,有无脊柱关节病等来作出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
3鉴别诊断
3.1类风湿关节炎:二者均有小关节炎,但PsA有银屑病皮损和特殊指甲病变、指(趾)炎、附着点炎,常侵犯远端指间关节,类风湿因子阴性,特殊的X线表现如笔帽样改变,部分患者有脊柱和骶髂关节病变,而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小关节炎,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受累常见,可有皮下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以关节侵蚀性改变为主。
3.2强直性脊柱炎:侵犯脊柱的PsA,脊柱和骶髂关节病变不对称,可为“跳跃”式病变,发病常在年龄大的男性,症状较轻,有银屑病皮损和指甲改变。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年龄较轻,无皮肤、指甲病变,脊柱、骶髂关节病变常呈对称性。
3.3骨关节炎:二者均侵蚀远端指间关节,但骨关节炎无银屑病皮损和指甲病变,可有赫伯登(Heberden)结节,布夏尔(Bouchard)结节,无PsA的典型X线改变,发病年龄多为50岁以上老年人。
4治疗方案及原则
PsA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和延缓关节破坏,应兼顾治疗关节炎和银屑病皮损,制定的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
4.1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关节损伤,注意关节功能锻炼,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4.2药物治疗
参照类风湿关节炎用药。
适用于轻、中度活动性关节炎者,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和消肿作用,但对皮损和关节破坏无效。治疗剂量应个体化;只有在一种足量使用1-2周无效后才更改为另一种;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服用,因疗效不叠加,而不良反应增多;老年人宜选用半衰期短的NSAIDs药物,对有溃疡病史的患者,宜服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以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佳,严重者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肾脏不良反应:肾灌注量减少,出现水钠储留、高血钾、血尿、蛋白尿、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发生肾坏死致肾功能不全。NSAIDs还可以引起外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损害,少数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皮疹、哮喘)以及耳鸣、听力下降、无菌性脑膜炎等。常用NSAIDs见类风湿关节炎用药。
防止病情恶化及延缓关节组织的破坏。如单用一种无效时也可联合用药,以甲氨蝶呤作为联合治疗的基本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