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师终身荣誉奖>第二届(2013年)

翟书涛

发布时间:2013-07-02 来源: 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翟书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精神医学家,1926年6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行唐县。1950年6月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分配到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现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工作至今。实习期间(1950年初)和工作后不久(1951-1952)分别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血吸虫病防治和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工作,由于工作业绩均获奖。他1956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63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7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84年任南京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所长,1985年任南京医学院(现为南京医科大学)教授,1986年任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南京铁道医学院教授,1990年被聘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在国际精神医学界,翟书涛教授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曾应邀去美国、德国、日本讲学。在国内精神医学界,他是德高望重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曾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会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中华精神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主编。他是《精神医学丛书》的主编之一,《精神病学》第一至第三版的副主编,此书曾两次获卫生部奖。
翟书涛教授擅长于临床精神医学,其中对自杀学、人格障碍和妇女精神卫生有着特殊的研究。他担任着国际自杀协会的中国代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1991年他在南京创办了国内首家危机干预中心,目的是帮助身处逆境的人们度过难关,降低自杀率。他站在自杀学研究的前沿,其专著《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和《选择死亡:自杀现象及自杀心理分析》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出版。他指导过许多自杀学的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论文已经发表。1995年他应邀在日本“全国生命电话服务会议”上进行演讲。90年代,他先后在国内举办过4次全国性自杀预防会议。翟教授是国内危机干预学科的发起人和先行者之一,鉴于翟教授在这方面的卓越贡献,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于1995年授予他一个人该会首次颁发的爱尔温·润格奖。
教授及时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率先开展人格障碍的相关研究,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目前,他是国内从事人格障碍研究的专家,国内多部经典精神病学专著中的人格障碍部分由他编写,由他与杨德森教授二人主编的《人格形成和人格障碍》一书也于1996年出版。
教授是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妇女精神卫生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华精神科学会妇女精神医学学组组长。他抓住妇女精神卫生的发展现状,发表过一系列有影响的综述和讲座,如“妇女心理特征”、“妇女精神卫生”等。《精神病学》等书中的有关章节亦是由他编写。他开设了国内首家妇女精神卫生门诊,并成立了妇女精神卫生研究室,指导进行过多项妇女精神卫生研究,并主办过3届全国性妇女精神卫生会议。他努力促进了国内妇女精神卫生的研究,带动了综合医院及妇产科学界开展妇女精神卫生工作。
教授十分重视对医生的培养,他认为:(1)医生必须坚持深入临床,为病人治病;无论将来研究什么,这一过程不得少于4年。(2)掌握一门外语,最好是英语。(3)学习理论,总结经验。他在要求别人的同时更严于律己。在50年的工作中,他从不脱离临床,始终坚持查房和门诊;他能阅读英、德、俄3种外文的专业文献,且英语和俄语完全是自学而成的。他勤于著述,截至2012年底,已发表论文136篇。获部、省、市科技成果奖20项。
由于翟书涛教授在精神医学方面的突出业绩,1980年起被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1985年被聘为国家科委(现为科技部)特约评审员和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在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科学技术特殊津贴。
退休后翟教授继续返聘在南京脑科医院工作,除完成一定医疗任务和教学工作外,仍勤于学习,关心年轻医生的培养。曾组织翻译两部心理治疗方面的国外名著,即2001年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和同一出版社刊出的《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这两本书后来成为心理学界认知治疗培训班的主要教材。2012年与14位年轻医生一道完成《女性精神卫生》专著的编写工作,受到妇女精神卫生界从业人员的欢迎。由于他在六十多年从事精神病临床工作和教学研究中作出的成绩,2006年5月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首届“杰出精神科医师奖”,2012年被南京医学会和南京医师协会授予“南京医学会终身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