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师终身荣誉奖>第一届(2011年)

杨鸿声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作者:

医界专家,政界精英

                      —— 消化科专家杨鸿声主任事迹简介

杨鸿声,男,1920年11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上海二医大前身,现已并入上海交通大学),获医学学士。毕业后于上海宝隆医院(现为长征医院)及虹桥医院(现为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任内科医师并开业。1955年应聘于南通医学院担任内科学讲师兼附属医院内科主治医师。1957年随南通医学院迁校至苏州,历任原苏州医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及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88年退休后任附一院内科消化科顾问。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内科基础理论知识比较高深,专长消化科疑难疾病,能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知识较广,组织能力较强。为了病人的健康,多年来,杨主任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把所有的爱献给所有的患者。

1953年曾著《组织疗法》一书,介绍苏联经验。又参加多部消化系统专著之编著工作:《胃肠疾病》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内科理论与实践第四卷/消化系统疾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等。曾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编委、苏州市中华医学会内科组长、苏州市医疗纠纷鉴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等职。

1956年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历任农工苏州市委第五届市委常委、第六届苏州农工市委副主任委员,第七、八、九届苏州农工市委顾问。

1958年于原苏医附属医院开始筹建消化科并于苏州市首先开展内窥镜(胃镜、腹腔镜)临床检查,又带领苏医实习医师及青年医师下乡治疗血吸虫病,为减少锑剂反应,研制成功口服“缓解口服锑片”推广各地应用多年。

1977年首创“正肾苧麻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首创“灭吐灵治疗慢性胃炎”,曾专著《组织疗法》一书,有一定成绩,编写内科学部分章节的教材。

1983年作为苏州代表出席农工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曾当选苏州市第八/九届市人大代表,连任政协江苏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在参政议政“两会”上对医疗卫生事业之改革及发展,曾提出不少建议,被重视及采纳。

1980年与苏州名中医黄一峰合作科研食管癌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经5年之临床科研总结,提出“五草汤”治法,迄今尚在临床应用,对食管癌之食管梗阻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农工成员中,约半数为医务人员,曾多次组织医务成员下乡下厂义诊送医活动,深受工农群众欢迎。为提高医务人员之业务水平,负责为农工市委主办之苏州市医药业余学校开办多年各种专题进修班,并亲自授课,有“西医鉴别诊断学”、“医药新技术临床应用”、“内科常见病诊治进展”、“心脑血管疾病诊断进展”及“临床肿瘤学进展”等进修班。

    1985年曾培养文革后第一批硕士研究生2人,现均成为消化科学科带头人,并培养下一代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