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 中医科专家熊重廉主任事迹简介
熊重廉,男,1923年2月出生,主任医师,副教授。自195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医学院(现为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以来,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有四十余年,是一位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并在同行中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心内科专家。
他于1955年在苏州地区率先创建了心电图室;1959年在苏南地区首先开展了心导管检查;1980年在江苏省首先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当时国内领先);198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和心绞痛,为冠心病的诊疗提高了一个新台阶。在医疗实践中,他曾多次带队到农村、厂矿,积极参加巡回医疗,为苏南地区的血防、防治乙脑等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作出了贡献,在四十余年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他工作认真负责,待病人视亲人,技术上精益求精,多次被医学院和医院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是苏大附一院心内科创建人之一。他于1963年参加筹建核工业部职业病研究室工作,参加援外教材内科学的编著工作,著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心电图讲义》,合著江苏省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并在省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四十余篇论文,曾先后多次获核工业部和江苏省科研成果进步奖,以及获国家科委《心律失常临床电生理研究》成果完成证书。
主任医师熊重廉教授从医四十八年,对行医之道颇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医生是一项救死扶伤的重要职业,关系到病人生命的安危,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行医之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做一名合格医生实非易事。现在医院的医疗设备先进,但决不意味着放松对医德和才能兼优的要求及放松对基本功的训练,尤其是现在分科越来越细,作为一名医生应有全局观念,否则,有可能造成悲剧。不管你是哪一科医生,首先你是一名临床医生,然后你才是某一专科医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因为病人就医主要诉说症状,诊断要由医生来做,例如,有的年轻妇女因腹痛而到内科就诊,经检查为宫外孕;又如有一老年男病人因胸痛误以心绞痛,经诊查为带状疱疹;再如有一青年学生在外地某一大医院诊断为肺癌而被退学,来院就诊,经体检符合左侧气胸体征,后经X线检查确诊为自发性气胸,经治愈出院。熊重廉教授所举事例,足以证明他工作认真负责,行医诊治一丝不苟。
主任医师熊重廉教授,为心内科硕士生导师,历任苏大附一院心内科、内科学及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核工业部职业病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省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编委兼内科学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江苏苏州分会理事,苏州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现任苏州市老年学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