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 子 丹 心 巾 帼 仁 医
——记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主任刘梦梅教授
刘梦梅教授一生致力于母婴健康的卫生事业,用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严谨的医疗作风享誉医坛。呕心沥血谱写了一系列有关女性健康及腹腔镜、宫腔镜临床应用方面的传奇。
刘梦梅主任1949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6年制医本科毕业后就开始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曾在上海妇孺医院、天津医学院及天津总医院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1957年调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1960年任妇产科副主任,1983年晋升主任医师,并被聘任为南京医学院妇产科副教授,1990年被聘任为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曾兼任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南京分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江苏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妇产科专业评议组成员,《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编委,《德国妇产科杂志》编委。
从医60年来刘梦梅主任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在有关计划生育及腹腔镜、宫腔镜的临床应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首先在国内使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妇科疾病,取得良好效果。面对当时艰苦的条件,她没有退缩,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解决了众多疑难问题。她主持开展的宫内节育器研究,对计划生育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绝育手术后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3项科研成果分获南京市和卫生局科技进步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三分之一以英文、德文发表,在国际妇产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
刘梦梅主任作为一名具有德国血统的归侨,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她一贯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利用自己特殊身份经常联系国外专家学者来医院讲学和传授技术,并为医院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改革开放后,刘梦梅主任去德国探亲,回国时没有给家人带一件小电器,只为医院带回了一台新型腹腔镜,令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在80年代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使用腹腔内窥镜诊断与治疗妇科疾病的发源地,对鼓楼医院妇产科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她还向国外介绍我国在计划生育、妇女保健、中医中药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在联邦德国第四次国际有关宫内节育器的研讨会上介绍了我国使用环形宫内节育器的概况;1985年在联邦德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介绍了我国宫腔镜、腹腔镜使用的现状;1986年在联邦德国第89次全国医师大会上介绍了关于中医和针灸的发展情况。她曾在联邦德国的电视台上以流利的德语接受记者采访,成为德国传媒的一大新闻。
刘梦梅主任终身奉行“三心”的座右铭,即事业心、责任心和同情心,默默实践着“治病救人、无私奉献”的崇高信念,为无数患者送去了温暖,点燃了生命希望之灯。今年57岁的骆女士提到1978年4月24日那晚就不禁感叹:多亏了刘梦梅主任否则就没有我的今天!当晚7时40分骆女士经胎吸助产后在产房留观2小时,期间发生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大出血,霎时进入休克状态,值班医生汇报刘梦梅主任后,她迅速组织抢救,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查明出血原因,果断准备手术。在当时唯有切除子宫才能保住产妇的生命。与家属谈话签字时,刘主任充分交代了病情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解释了手术的目的,取得了家属的理解和信任,最终以次全子宫切除的术式成功控制了出血挽回了一条鲜活年轻的生命,更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骆女士回忆当晚的情景时动情的说:我昏迷间隙模糊看到身边围了许多许多医生,但清楚地听到刘梦梅主任温婉亲和的声音顿时就安心了许多;虽然当时极其虚弱却永生难忘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天空下着小雨,刘梦梅主任用雨衣撑在推床上为我遮挡,疾步护送。术后,骆女士在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日渐康复,没有出现任何大出血后并发症。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小小的一字之差体现了刘梦梅主任待患如亲的人性化医疗服务。
刘梦梅主任的爱人盛年之时在“文革”中去世,面对家庭的不幸和亲人生活中的困难,她走出悲痛担起抚养儿女的重任,却从未因此影响过学习与工作,更从未向组织说一声累,诉一声苦。作为科主任,有很多的行政管理工作,几乎固定的节假日都没有正常休息,且常常因会诊或做手术在医院食堂吃饭,睡在值班室,但不管多累她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给患者看病时她总是笑容可掬,从不说半句难听的话,自始至终和风细雨,使病人感到父母一样的温暖。无论白昼节休、阴晴雨雪,只要科室有需要,刘梦梅主任总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及时诊治病患。
刘梦梅主任十分注重专业学科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她坚持以临床医疗特色服务为重点,以医学科研为主导,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促进科室全面发展。她大胆创新妇科疾病特色服务,不仅让鼓楼医院计划生育科从无到有,更呕心沥血逐步完善科室各项工作制度,注重科室内涵建设和手术水平的提高。为了妇产科能长足蓬勃的发展,她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和青年医生的培养,为青年医生成功争取了赴澳大利亚进修学习的机会。积极推行科务公开,营造了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科风。刘梦梅主任不仅是医院临床工作的大忙人,也是教学工作的大忙人,她处处为人师表,年年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与兄弟院校交流,改变了传统见习模式,把夜间查房和同学实习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成为了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刘梦梅主任连续多年被医院、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曾三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79、1980、1983),并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卫生工作者(1982),南京市群英会先进个人、南京市“三八”红旗手(1960),南京市优秀卫生工作者(1982),南京市归侨、侨眷优秀知识分子(199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面对荣誉刘梦梅主任却说:“病人的康复才是我最大的回报。”就是这名朴实无华的医务工作者,孜孜以求用心血与汗水践行了“立足本职岗位 关爱女性健康”的行为准则,为需要她的病人无私奉献着,为她所热爱的卫生事业辛勤耕,把诚挚的爱化成点点滴滴的甘泉,播洒在病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