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一届(2012年)

张益桂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作者:

 

一、立足农村,无怨无悔。我曾经两次在三级医院专科进修学习,技术熟练,到城区工作并非没有机会。在我30多岁的时候,城区曾经有二家医院的领导让我去,进城后对我的业务水平提高以及子女培养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当时农村更需要有一批独立工作能力的外科医生,我谢绝了他们一片好意。40多年来,我的工作单位全部是远离县城的边远乡镇,我甘愿将自己的一生精力与青春年华奉献给基层卫生工作,无怨无悔.。  
二、为病人始终坚持诚信服务,坚持简单、方便、价廉和有效的治疗原则。对吃药能治疗好的病就不用输液,一般药品、常规药品可以很好治疗的就不开高价药、不用新特药。不需要开刀的病,坚决不用手术治疗,凡是在基层可以治好的病,不上推,得到了干部群众认可,老百姓信赖。  
三、爱惜生命,关心弱者,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去做,落实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我在无数次为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作心肺复苏,现场紧急气管切开,张力性气胸抽气减压等抢救手术中,想的是分秒必争,想的是病人的生命安危,很少想到如何保护自己。我用真诚拉近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距离,以良好的技术取得病人家属信任,用认真负责的精神,取得群众对我们工作支持。以上做法,让我40多年来没有发生任何过医患纠纷。由于农村的经济基础差,凡是急、危、重病人,我都是坚持首批急救用药先给病人用上,再让病人家属去交费付款。如果病人家属没钱,自己先担欠,争取尽快用上药。实行边抢救,边催款,病人能接受,医生要钱的底气也会足。
四、诚信服务,不分老幼,不分贫富,只认病,不唯人。有的病人要给我送红包,都被谢绝。我认为这是病人对医生的怀疑和不信任,我把这当成工作中的压力,同时向其家属说明道理,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我坚信,一名医生如果把病人手中的钱看重了,他手中的那支笔和那把手术刀,一会害病人,二会害自己,三会害社会。 
五、干一行,爱一行,边干边学习,技术一专多能,适应基层工作需要。比如对体表血管瘤治疗,经多年经验总结和不断改进,效果较好,有的外乡镇,外县的病人远道来求医。在计划生育手术中,我做到一丝不苟,干部群众认可,还被国家卫生部授予万例手术无事故证书。学习基层医院管理,我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医院管理论文,在省举办的医院管理学术年会上大会交流发言。曾经取得县科技论文二等奖,获得市模范乡镇卫生院院长称号,多次被县评为先进工作者和被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六、带教培养年青医生,给当地老百姓留下一片阴凉。数十年来,坚持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理念,坚持人民所给予的技术、要还给人民。技术不保守,热心带教年青医生,让其逐步成为当地的业务技术骨干。  
七、宁愿累了自己,也不误了病人。基层工作又苦又累,而且没假期,外科医生的工作时间要交给病人。为了病人的病能够得到即时治疗,有时医院人手少,病人多,我们要在早上进手术室,几个手术连着做,晚上八、九点才结束,站了一天,路都不想走,脚胀痛,结果累出了下肢静脉曲张病症。 
  八、拥护卫生改革,不忘卫生服务宗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卫生事业。医院是社会的窗口,窗口是政府的形象,形象关系着老百姓的健康。多年来,我公布自己电话、手机号码,一直坚持为外地打工的农民工开展电话卫生保健、寻医问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