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一届(2012年)

孙安珍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作者:

 

孙安珍,男,61岁,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1978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专业,自1978年7月至今担任涟水县第三人民医院(原高沟中心卫生院)内科医生。34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
孙安珍同志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思想上始终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发展观,扎根农村基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执行医德医风规范和各种诊疗常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他不以医谋私,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经常放弃节假日为病人服务,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群众好评。
二、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爱心是孙安珍同志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他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扎根农村基层,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孙安珍同志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孙安珍同志从医34年,做一名好医生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都能做到随叫随到为病人服务,努力做到诊断细心、治疗精心、解释耐心,他经常强调的是“要多为患者着想,给患者最合理的治疗”。他以身作则,看病时总是为患者着想,从检查到治疗,处处都为病人精打细算。如果是远道来的患者,他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为患者节约食宿费用。平时教育年轻医生时他常说“健康是指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在给患者看病时,一定不要忘记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争取经过治疗,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平时出专家门诊时,他耐心地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讲述,认真地分析,遇到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教会患者多种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因此,许多患者看完病后经常会说“不用吃药,跟孙主任聊几句天,就觉着病好多啦”!他精湛的医术提高了我院的声誉,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给患者带来了希望。
三、积极完成院部部署的工作任务
孙安珍同志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对病人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以卫生法规来规范医疗活动,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每年门诊接诊病人3千余人次,并圆满完成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四、与时俱进,提升自我
孙安珍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积极参加市、县卫生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由于个人的努力,于2002年8月考取得了副主任医师资格。
孙安珍同志先后获得了涟水县卫生系统和单位先进个人等荣誉,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他淡然处之。他说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最想做的就是当一名好医生。孙安珍同志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基层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患者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该引孙安珍同志为自豪,以孙安珍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