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以虎,男,1962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主治医师,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淮阴卫校。32年来,该同志一直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先后被区卫生局任命为徐溜中心卫生院院长、南陈集中心卫生院院长、新渡卫生院院长。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服务患者热情周到。他认真履行院长职责,不断加强医院管理,认真落实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坚持医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使医院服务流程科学合理,服务环境舒适安全,服务信息公开透明,服务行为文明规范,服务措施便民利民,努力实现服务零投诉。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急病人所急,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温馨的医疗服务,完善患者纠纷投诉处理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受干部职工的好评。由于工作出色,表现优秀,先后荣获“淮安市防非典先进个人”、“淮阴区优秀党员”、多次被区卫生系统评为“先进个人”,2006年被选为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2007年第九届区人大代表。
他热爱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恪守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医德,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医德医风好”放在首位,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廉洁行医,尊重患者权利,对患者充满爱心;他不断加强全院职工医德医风教育和法纪教育,积极弘扬高尚医德,认真完善和落实医德医风制度规范,认真开展医德考评,严肃行业纪律。他深入科室调研过去医院发展缓慢的根源,经常研究科学管理和加快医院发展的对策,经常吃住在医院,很少回家。就连女儿在校读书的家长会都很少参加,为了工作经常放弃星期天和节假日休息,只有进城开会或办公事才回家看看。在科室成本核算上,他带头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从节约招待费入手,把每年节约的招待资金用在医疗发展上。他自觉抵制医疗行业药品、器械购销不正之风,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优良的传统作风,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不滥开大处方,处处为病人着想。在医药市场竞争中有很多药商用钱来打入医院销售的方便之门,却都被拒绝了,从不拿医药代表所谓“回扣”,也从不收受患者的“红包”,从不接受患者及家属的吃请。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待人”的服务原则,根据上级“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履行一名普外科医生的光荣职责,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体现了他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他坚持依法执业,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各项核心制度,严格遵守诊疗规范、操作规程,加强药品、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在提升医疗质量过程中,他带领全院职工主动适应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作为一名基层卫生院院长,他经常思考“如何进一步改善病人的就医感受”,特别在值班时间段,医院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后勤保障容易出现不到位的地方,有时要靠家属陪护人员服务。他利用晚间参加值班时间来服务病人,凡是接受他手术的病人需要服务的,只要手术结束后他和别人一样,把病人抬到楼上或楼下的病床上。记得有一次,夜间有位老人带着孙子来院行急诊手术,当时夜间身上带钱都交到医院收费处,等到他手术结束后,查看病情时才知道老人还没有吃饭,他主动从自己口袋里掏出钱给老人去吃饭和买部分生活用品。他用行动感染着每一位医务人员,使大家主动帮助病人,深受病人感动。每年像这样的帮助不少于1000元。2010年底,由于新渡卫生院工作需要,到医院后,仍然保持吃苦在前,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虽然卫生院靠近城区很近,可他还是经常住在医院(去年初日门诊量30多人次,现在增加到130多人次,业务收入从月9万多元增加至50万多元)。他所到单位业务收入年年增加,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业务范围逐渐扩大,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单位,其中包括市文明单位等荣誉。在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的同时,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坚决杜绝过度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他经常虚心向老同志及上级医院医师学习请教,通过平时的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外科常见病的手术操作技术,并能独立开展手术。急病人所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96年9月份,他身患“甲肝”治愈后,刚上班的第三天一个夜间,连续来了三位急需手术的病人,在当时转诊条件又不允许,只有立即手术治疗,等到第三台手术快要结束时,由于体质虚弱,劳累过度,他突然倒在手术台上,经过及时治疗和休息后,醒来第一句话:“病人手术怎么样了?”他心中永远是病人,每年接诊病人万余例,接受手术病人500余例。自担任院长以来,他感到工作责任更大,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他在业务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带领医务人员出色完成医疗工作,行动上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患有肾囊肿,早在两年前就体检到的。本应及时手术,但因忙于工作,后来在家人的催促下,在2003年3月份住市一院手术治疗,在病床的他得知在全国范围内流行“非典”疫情,形势严峻,预感基层医院在防非疫情工作上可能要有重大任务,腰部十几厘米长的切口还没有拆线,就多次请求床位医生给予办理出院手续,带着未愈的身躯一边用药治疗,一边投入到防治“非典”工作中,有一次一个村干部报告,在本村淮沭河大堤上发现一个带口罩,身背行李,在路旁休息。人们只能远处问他,说是从北京回家的。这时引起人们更加警觉,甚至害怕,无人敢靠近。谷以虎同志得知后,感到情况可疑,随即穿好防护服,主动冲在前面,带领相关人员赶到现场,冒着有可能被感染非典的可能,测体温、查身体,为排除疑似病例,把带回医院住院观察......在防治“非典”、在应对禽流感、应对小儿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2007年初,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加快村级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他努力工作、全面协调,积极争取上级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建设起了20个行政村的标准化卫生服务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经常冒雨深入工地一线督查工程质量。同年7月下旬,在市政府组织的行政村标准化卫生服务站现场观摩会上,他的出色工作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他工作过的乡镇卫生院,医院病人数都逐年大幅度增加,如在南陈集中心卫生院工作期间,医院每年从接诊病人2万人次增加至7万人次,年业务收入由3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他曾表示在卫生事业上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立足基层,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服务人民,为丰富爱心淮阴内涵、宏大淮医精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