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我走进了医学这座神圣的殿堂,用自己的执着及努力在农村这块热土上播下了爱的种子,转眼间我在农村基层卫生战线默默工作了30多年。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在平凡中见执着,在现实中显真切,先后十多次获得年度先进个人和行政嘉奖荣誉,并收到病人及家属送来的锦旗十多面。
作为一名医生,我始终恪守着“治病救人”这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自从我学医那天起,我就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奉为座右铭,立志做一名为患者解忧除疾的好医生。从医30多年来,我接诊的病人达数万,主刀的病人有数千,对每个病人我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做到一丝不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因为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患者和家属的一种期望和信任,不管手术大小,只要患者或家属有这个要求,我有这个能力,我从不推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古以来没有那位好医生是庸医,是误人性命的,要在业务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当一名人民的好医生,既要有良好的医德,也要有精湛的医术,特别是在农村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交通闭塞,更需要有技术全面、本领过硬的医生,才能更好的为农村百姓服务,才能在群众中树立我们医生的良好形象。我刚参加工作的十多年里,农村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医务工作人员缺乏,因此我主动放弃了绝大部份的休息时间,基本上每天都在病区及手术室奔波忙碌。我是一名普外科医生,又在基层医院,一个人身兼几职是常有的事,因此当其他科需要人手时我都会主动去帮忙,通过几年的锻炼我不仅掌握了基层医院能开展的普外科手术,而且学会了接产和绝大部分妇科手术及内科的急危重病的抢救,成了一名名符其实的“全科医生”,而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全院上下的一致赞誉。我深知只有拥有了高超的医术、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才能造福一方百姓,因而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我一直坚持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参加自学考试,获得临床医学专科学历,并多次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了专业论文五篇。
为人民服务,精湛的医术固然重要,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也很重要。在1991年春季的一个下午,邻乡一位“宫外孕”病人急诊入院,来时病人已神志模糊,血压30/0mmHg,需行急诊手术,但我院没有血库,如果病人转上级医院当时需要二个小时的车程,交通很不方便,病人危在旦夕,当我得知病人血型正好与我相同时,我毫不犹豫地给病人献了400ml新鲜血液,并在妇产科医生的配合下,亲自为病人做了手术,术中又给病人输送了术中回收的血液近2500ml,术后我一直在病区看护着这个病人,直到凌晨一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脱离了危险我才离开病区,事后患者及家属非常感谢,并送来了锦旗。
又如在1998年秋的一个傍晚,一名11岁小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不慎摔倒,右上腹撞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当时即感上腹部疼痛,一小时后由父母送来我院,查B超显示:“腹腔积液”,值班医生请我去会诊,我仔细给病人作为检查,并做了腹腔穿刺,为鲜血,考虑患儿为“肝破裂”,向其家属交待了病情,家属十分着急。患儿的病情刻不容缓,我十分果断地为患儿一边进行抗休克治疗,一边作术前准备,立即进手术室急诊手术,术中内肝右叶脏面上一“L”裂口,约8×6×4cm,仍在出血,我予以作了“肝修补术”,术中回输血液1000 ml,术后患儿恢复良好,这一手术填补了当时我镇医院的空白,得到了医院的高度重视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夏季的一天下午,有一位82岁的老太太,在其三个儿子的的陪同下来找我,老太太来院时全身皮肤黄染,痛苦貌,精神极差,他儿子拿出了老太太在市医院检查的报告单,B超示:胆囊结石、胆总管下段结石、胆总管扩张,血常规单:白细胞达2万,中性粒细胞90%,血色素70g,市医院门诊诊断是“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贫血”,院方要求交10000元住院手术,可她的三个儿子身上只凑到1000元,没办法只能回乡下医院,经别人介绍找到我,我当时什么也没想,只是想老太太如再不手术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我向家属交代病情后,自己又为她填付了2000元住院费,在院领导的同意下叫救护车去市血站取来了600ml血液,我为老太太做了急诊手术,术后老太太恢复很好,出院时院方又为患者减免了部分费用,老太太及家属紧握我的手不放,连声叫谢“救命恩人”……我说:“你们不要谢我,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
类似的例子在我30多年的行医生生涯中有很多很多……
我始终认为只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因为我们医院服务的对象是人,如果一个医院没有了患者就成不了医院,如果一个医生没有了病人,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医生,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才能热爱患者,把患者当亲人。早在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医者必须大慈恻隐,一心赴救,对患者要“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所以我从医以来,就一直视病人如亲人,以满腔的热忱做一个可以让病人托付的医生。
从医的道路是艰辛而漫长的,可每当我看到病人康复后的笑脸,听到病人及家属发自肺腑的感谢话,我就会忘掉一切,感到极其欣慰,因为患者的康复是我们医生最大幸福,在我的心中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感恩图报是人之常情,这些年来我为患者倾注的热情、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广大患者及家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许多人都在寻找机会表达谢意,都被我一一谢绝,我常对他们说:“这是我们做医生的职责,如果我收了你们的钱物就相当于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和良心,会玷污我这一神圣的职业和这一身洁白的白大褂的,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其实你们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谢谢你们的理解、支持……”即使是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大地,我仍然拒收一切财物。
就这样,我三十年来始终如一在农村基层医院工作,虽然因工作需要调动了二次,但都是在农村基层,从事着这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政府和老百姓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我以做一名农村基层医生为荣,我愿为减轻农村老百姓的疾苦、为他们的健康付出一切,我会把自己的一生都无怨无悔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扎根在养育我的这片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