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新国,男,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泰兴市燕头卫生院内科“主治医生”,“全科医生”常务副院长,党支部委员。
凌新国同志1975年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从一名农村“赤脚医生”成长为周边县市知名的肿瘤治疗专家。参加工作38年来从未出现一次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先后30多次被评为“优秀赤脚医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严谨求实,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凌新国走上医务工作岗位,深深地懂得医务人员的职业决定了技能的专业性,系统性。精湛医术,来自深入钻研和实践的不断积累。每天他回到家里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是潜心研究到深夜。他常对科里的同志说:“我们干的虽然不是惊心动地的大事业,可我们手中托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医疗水平高一些,患者的痛苦就会少一些。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他订阅了10多种医学杂志,购买相关书籍1000多册,孜孜不倦地为自己充电,30多年来他没有看过任何医学之外的书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临床实践,撰写心得体会和医疗案例分析50多万字,省以上杂志发表论文5篇,也使凌新国的专业整体医疗水平得到了实飞猛进的发展,对一些危重疑难疾病的判断治疗能力逐渐增强,逐步成长为泰兴市卫生系统的“金牌”科室,“金牌”医生,从死神手中救回的患者无数,其中不泛有上海、南京等大医院宣布死亡的患者若干。2000年9月,原新市镇翟庄村退休工人翟建生患肠癌晚期,在南京中大医院手术后,发高热,切口开裂,该院判定他不超过4天就会死亡,翟建生从南京中大医院出院后,原本通过朋友的关系到燕头卫生院借床等待死亡,家里为他准备后事,凌医生复查后,发现患者患有糖尿病。凌医生对症精心治疗,亲自为患者清洗创口,更换纱布。3个月后,翟建生走出了医院大门,出院那天,他流着泪,跪在地上双手将锦旗送到了院长手中。2011年11月份去逝,延长生存期1年多,南京中大医院陈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到燕头卫生院看望他,连说不可思议。2000年,北新谢荡庄村,52岁的谢书华患肝癌,从苏北人民医院出院后,三个月复发,到燕头卫生院就诊后,凌新国采取中西结合为其治疗,定期到医院复诊,目前情况良好。
修练爱心,托起患者重新生活的期望
爱心就象沙漠中的一泓青泉,可以使身处绝境的人,看到新的希望。姚王镇王庄村75岁的五保老人黄龙正,爱人痴呆,患鼻咽癌,颅底骨破坏,左眼球固定,双颈淋巴结严重转移,到卫生院就诊时,鼻出血不止,对生活失去信心。凌医师接诊后,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治疗期间,他给患者送吃的用的,治愈了患者的病。摆脱了死神,为此患者流着泪送锦旗一面“白衣丹心、再世华佗”。
泰兴镇敬老院96岁的无保老人王以庄,患直肠严重脱垂,高度水肿,大汗淋漓、痛苦万分。某痔科医生见状后,以病重为由拒绝给予治疗,当敬老院负责人找到凌新国时,他二话不说,立即赶到敬老院,挽起袖子,用他的双手按住病灶,一个多小时才将脱垂的直肠回纳进去。事后患者将一面“胜似亲人,赛如华佗”的锦旗送到了医院。
服务群众,纾难解困全心全意
一个人的生命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生命是悲哀的,就象天空没有太阳。这句话更能诠释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职业。凌新国行医30多年一直恪守职道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1978年的一天深夜,燕头镇新生村七组房冬芹的儿子突发高热抽搐,生命危在旦夕,凌新国深夜出诊,步行途中,右脚小指被毒蛇咬了一口,到患儿家中时已中毒水肿至小腿,症状十分明显,患儿家长要他先去处理蛇咬伤。他一想到患者儿生命垂危,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将患儿处理好后,再去处理自己的毒蛇伤。如今房冬芹逢人便说:当年是凌医生不顾自己的安危,救了我儿子的命,保住了我家的根。1982年秋,市防疫站在燕头乡进行血丝虫普查,凌新国主动要求到人口最多,最远的王坔村进行夜间采血,工作结束时凌晨5时,回家途中遇大雾,看不清道路掉进河里,差点以身殉职。
遵纪守法、弘扬正气、廉洁行医
凌新国常对科里的人说:遵纪守法,廉洁行医,既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也时对自己权益的保护。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没有一次收过患者的红包,先后婉拒病人送的红包100多次,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原新市镇长翟庄村患者翟建生被凌新国从死神手里救回后,延长了二年多生存期。为感谢凌新国先后6次送钱送物均被拒绝,翟建生去逝前还对在中丹集团的任副总的儿子说:凌医生真是个好医生,千万不要忘记人家的恩情啊!
凌新国对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也是深恶厌绝,特别是对非法行医人更深恶痛绝。今年春节前,李某因非法行医请凌新国帮忙,一次性送给他5000元人民币,4瓶茅台酒,遭到拒绝后,李某又将财物送到凌新国的家里。退钱退物时,凌新国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拆责,并动员他回家认真学习,考试取得合法资质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帮忙,但不是钱物交易。
带头创佳绩,医疗技术不断求突破
在高速发展的医疗行业中,医务人员的脚步如果稍微有所迟缓,不汲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将被行业的淘汰!1989年医院派他到南通肿瘤医院进修学习肿瘤放射治疗和肿瘤化疗。进修结束时该院领导多次挽留他留在医院工作,他毅然放弃留在城市医院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燕头卫生院,在泰兴率先创办了肿瘤放射治疗和肿瘤化疗专科,解决了肿瘤患者,特别是农村肿瘤患者就医难的问题,此科早泰兴人民医院7年。在医院的扶持下,如今肿瘤专科已成为燕头卫生院的特色专科。培养了一批梯队骨干。
2006年6月,凌新国担任常务副院长后,他更是忘我的工作,在做好行政工作的同时,不忘临床工作。38年来,从没有一个节假日,累计放弃休息日和放射工作假日2200多天。
凌新国在燕头卫生院分管防保和及农村公共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卫生院的公共卫生工作历年来在全市名列前茅,2000年7月份,市疾控中心组织全市性的全民体检工作。各乡镇进展缓慢,燕头全民体检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率先按时保质保量通过验收。燕头卫生院全民体验的工作经验被市疾控中心作为燕头模式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