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已经三十八年了,是恪守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的三十八年。
1983年,我调到石湖乡卫生院,当时医生少,病人多,条件差,全院只有我是中专生,其他大多是所谓“四统一”社会医生,让我挑大梁,管病房。麦收季节,农忙,我出夜班后,急赶回家帮家中麦收,正忙时,村干部跑来找我说:“医院有急事”。我看着眼前家人正忙,又要赶回医院忙,怎么办?最后想到病人生命至上,毅然往医院赶,在途中遭遇大雨,全身湿透,赶到医院发现是尤塘村一名孕妇,自服“敌敌畏”农药约200毫升,因怀孕8个月其他医生不敢抢救,经过我3天3天守候,终于抢救成功。1984年,中秋节,放假,我在家中与亲人团聚,傍晚时,又是一个紧急电话打到我村村部,急召我回院。我毫不犹豫放弃与家人团聚的中秋节,火速赶回医院,原来是石湖村孙某某患了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三期重叠,在治疗上,很棘手,其他医生不敢抢救,我三番五次请教东海县人民医院老专家,传染科徐德先老主任,在他的指导下,我采用白茅根、青竹叶水煎服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守护了一周终于抢救成功。
1984年11月,石湖乡楚团村王某某患极危重型出血热,来院治疗,起初,病家与医生配合较好,当病程中病人呕血、尿血便血时,病人爷爷奶奶来院闹事,要转上级大医院治疗,并说病情被我给耽误了,若有三长两短,找我算帐。我苦口婆心地说,血压不好,要就地抢救,病家仍给我压力,说只许治好,我夜以继日在医院守护七天,终于抢救成功,不知是喜,还是委屈,我流下了辛酸的眼泪。1992年我调到桃林镇卫生院任医疗组长,一天,正查房,听门诊有哭声,去一看,一位病人喝农药量较大、呼吸心跳骤停,当时我掏出卫生纸把病人的口鼻分泌物擦净,直接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当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最后抢救成功。
我在桃林镇工作的20多年,严把医疗质量关,和院长密切配合,把医疗质量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由于管理到位,我分管的医疗、医政工作连续20 多年稳居全县第一。
我是党支部书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工作出色,受到当时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史勤勤好评,推荐到省里去经验交流,今后不骄不躁,继续为基层卫生工作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