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临床医师,医院管理者,以“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为基石与要求,以“医学科学”、“病人为中心”为理念与宗旨,从事临床医疗和医疗管理。在临床医疗、社区卫生、健康教育、医疗管理和医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的基础,来源于广大居民病员的信赖与赞扬、职工的信赖与认可、院部领导的支持与帮助、街道,社事局、市卫生局领导的支持、教育、培养;同时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单位、社会的医疗事业,全身性、全心性的努力工作、持续拼搏、永恒进取的结果。
一、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政治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政治思想素质是临床医师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品质、政治纪律、思想境界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是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税性,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二、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医学实践不仅要大力弘扬医学科学、社会科学精神,还要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强调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就是医疗活动中,从尊重、理解、关怀多角度加强与病人沟通,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人32年长期工作在基层临床医疗、医疗管理工作,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卫生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范,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科学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技能素质。自身并教育医务人员严于律己,严守医疗执业规范,乐于奉献、刻苦钻研、自身廉洁,一切以医疗卫生事业为先导,一切以社区卫生工作为基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以医疗质量为主题、一切以教人育人为基础。放弃数不清的休息日、节假日、休息时间,无论是白天或黑夜、酷暑或严冬,放弃休息,始终以工作为重点,以抢救病人、诊治病人为主题,以教育与管理方法为先导,既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职业与业务素质、提高医院的知明度、提高上级组织领导的信诚度、提高社会影响面、提高广大病员居民的信赖,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与病员的信赖和尊敬。
三、具有良好的医疗技能与职业威望
本人从医以来,持续学习、坚持自学、经常请教,以医学科学、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医学科学发展为目标,持续灌输医学新理论、医学新知识、医疗新技术,严格遵循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反复循环过程,不断充实自己的医学理论知识、技能,并正确、合理的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为病员解除病痛、抢救无数计的重危急、疑难病员,从频临死亡线上恢复健康,让他们身体康复、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利用自己良好的医疗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良好的人文知识、良好的心理学知识、良好的服务态度,严格的职业理念、严格的医疗服务、严格的临床诊疗规范,严谨的医疗理念、严谨的诊断思维、严谨的诊疗方案、严谨的医疗文书记录、严谨的观察病情,严谨的分析与总结、总结与分析,从而使病员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长期诊治不愈的病员恢复健康。
四、具有广泛的社会威望与病员信赖
本人由于长期钻心、钻研于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不断进取、持之以恒,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本学科范围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本学科之外积累了许多丰富的临床诊疗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服务于广大病员和社区居民,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居民和病员的高度信赖,得到了广大职工、居民病员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得到了单位职工、社会的一致公认,取得了良好的威望、取得了社会、居民病员的高度评价。
五、具有优异的科研素养与医学成果
本人从医32年,坚持学习、持续奋进,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并将取得的实践回归为理论,32年来,受到单位、上级部门、政府的高度赞扬与表彰。并撰写数篇医学论文、取得了较高的科研成果。
1994年由本人创建了华庄卫生院偏瘫科、锡山市偏瘫病医院,治疗一千多名中风偏瘫病患者,让众多偏瘫病患者重新站立,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单位工作。
1995年在中风偏瘫科工作卓越,贡献突出,被锡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表彰。
1996年荣获锡山市卫生局嘉奖。
科研论文《238份住院病案质量分析》,参加“全国第九届病案管理学术交流会”,获得论文证书,并载入《中国病案》论文集;载入《柏林国际医学优秀科技论文选编》,获得国际优秀论文证书;荣获“第二届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一等奖;被载入《中国人名专家辞典》、《中国当代思想宝库》。
2002年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名医大会”。聘为中国第二届名医论坛理事。论文载入《中国当代思想宝库》,获得著作证书。2003年7月被聘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2001年8月,《构建中心保健站、完善医保防体系》等论文,被载入《中华临床医学研究》,辑为中华临床医学研究编辑部编委。
2006年8月,应邀参加“全国创新发展理论成果研讨暨颁奖大会”,《186例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相关因素分析》荣获一等奖,被载入《创新发展理论研究文献》。
2006年06月,本人工作简介、主要成就、思想精要与论文摘要入编《中国当代思想经典(金质版)》。
2006年09月,本人的三条“管理思想”获得“中国当代思想成就奖”。
2008年在兼任无锡市新区新型合作医疗业务办公室主任期间,在社会事业局领导的支持、帮助和关心下,业务管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小病门诊运行状况调研报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分析与创新思维》二份调研报告,为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制定、规范业务管理、规范经费使用、合理调控经费、指标合理达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社区居民病员的结报率与得益率,得益于居民病员,得到社事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2011年01月07~10日,在北京参加2010年中国医学临床技术新进展大会暨全国优秀医学专家学者学术成果总结交流会,论文《186例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相关因素分析》荣获“2010年中国临床医学技术新进展大会”优秀论文奖;荣获优秀论文证书、金匾、“诊疗新技术创新奖”水晶杯。
2011年02月,荣获无锡市卫生局“2009~2010年度无锡卫生系统‘十佳基层卫生工作者’”。
六、具有优秀的医学品质与期望目标
32年的临床医疗、管理工作生涯,既有艰苦与磨难、也有曲折与坎坷;既有失去的、更有得到的;既有奉献、也有获得!作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只有付出,不求回报,这是医务工作者、“白衣天使”的历史使命、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今后本人将以“好医生”的评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临床工作岗位上,为医疗卫生事业、为医院管理、为广大居民病员的身体健康,作出一份努力、做出一份贡献、培育一批人才、点燃一片火花,爱心洒满一片人间,为和谐社会、健康社区、健康居民全身性、全心性的努力工作、持续拼搏、永恒进取。
父亲从医整整70多年,“医者仁心”是宗旨,擅长中医内外科、西医内科、担承过卫生院业务院长,在长期医疗、管理工作中有着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理念,在各级领导、广大居民、广大病员的心目中得高望重,为民行医、走完光辉的人生之路!作为他的儿子,本人从幼儿到青年时代,因医家和父母的长期熏陶,继承起父辈的事业、肩负起父辈的重任,在医疗卫生行业,基层临床医疗和社区卫生事业工作中全心投入、全心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人的儿子通过医学院校五年专业学习,面临毕业,也将继承祖父祖母辈、父母辈的医学事业,三代人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为社区卫生事业努力学习、不辞辛劳、勤奋工作、敬业拼搏、持续进取!本人坚信,社会时代在发展,医学科学在发展,年轻的一代通过教育与培养、努力与拼搏,必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1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