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一届(2012年)

李玉泉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作者:

            李玉泉同志是一位有着三十六年医龄三十二年党龄的老同志,是我们扬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康复部的负责人。该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平时能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文件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多年来,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不谋私利,立场坚定,对待专业技术知识如饥似渴,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在近几年适宜技术进社区的活动中,他多次参加了培训学习,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且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并把所学的知识在中心及时的推广应用,使中心的整体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工作中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白求恩同志为光辉榜样,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切为了居民的健康着想,真正做到了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通过多年无私忘我的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南长区十佳社区责任医生,十佳红十字之星和扬名街道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去年还被无锡市医师学会评为无锡市优秀医生,十余年来从未出现过误诊漏诊和医疗差错,也未发生过一起医患纠纷,无论在服务态度上还是在医疗质量上都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李玉泉同志在社区工作十余年来,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服务工作,为了切实履行国务院卫生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有关文件精神,常常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无论是本社区居还是周边地区的居民,只要病人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的为他们上门服务,除了详细诊断疾病,解释病情外,还能指导病人康复锻炼,帮助长期卧床病人翻身换药,对那些身患绝症的患者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定期上门服务,从测量体温、血压,到打针、换药、导尿、插胃管,从褥疮护理到对症支持治疗,从药物治疗到心理疏导,心理关怀,直至患者临终,他都是那么热情认真,那么积极主动,从不叫苦叫累,且从不收受病人家属为表示感谢而馈赠的任何礼物。例如;芦庄六区二十九号三零一室的林静炎老太已经九十三岁高龄,身患肺癌和心脏病,常常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每当这时都要喊李医生为她上门服务,李医生不管在班上还是休息时总是随喊随到,又如新联庙湾九号的陈巧云老太也有九十二岁高龄,因为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不能自主进食且常常发生心力衰竭,李医生不管白天黑夜每次都及时赶去为她处理,老人因不能吞咽,靠胃管注入流质维持生命,胃管必须要定时为她上门更换。有一次,正值大年三十,李医师休息在家,老太太的保姆在喂食时不小心把胃管给堵住了,家里人很是着急,怎么办?老人可不能挨饿啊,何况今天是特殊的日子,总不能让老人今天不吃年夜饭。家属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了李医生的电话,李医生接到电话时,他正和太太一起在超市准备年货,因为今天心爱的女儿一家要回来吃团圆饭。此时此刻,他满脑子只有病人,便把采购年货的任务交给了太太,自己连忙骑电动车二十余分钟先赶到单位,准备物品后便到病人家中,帮忙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后才算松了口气。病人家属非常感动,当场就拿出了红包要给他,他却婉言的拒绝了。再如芦庄五区的王跃三老人因为中风瘫痪在床几年常常发生肺部感染,每次都是我们李医生去帮他上门治疗,健康指导,而且一看就是几年。芦庄一区的陈阿偶、任春耕等等都是李医生上门服务的对象。一桩桩、一件件这样的事例在李医师身上已无法计数。
在日常的门诊工作中,该同志无论对老人还是小孩,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的新市民都能一视同仁,一切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做到了视病人为亲人,耐心听取患者的病痛经过,仔细地进行体格检查,周密合理的治疗方案,对那些耳背或思维能力下降的老年病人他会不厌其烦的一再解释病情变化,一遍又一遍的告知药物的用量、用法,对那些因情绪问题或神经官能症的病人,他能运用自学到的心理卫生知识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解除不必要思想顾虑,从而做到不药而癒,对遇到的危重病人,他总是一马当先,认真细仔的诊治并不断观察病情变化,直至患者转危为安。现在,李医生的粉丝已有很多,一传十,十传百,有很多病人冒名而来找他看病,每天他都有看不完的病人,十余年来他治癒的病人真是数不胜数。
2011年,社区开展家庭健康医师责任制,家庭健康医师要求和居民签订家庭健康合同,李医师带领他们的团队一起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中,他利用休息、放假时间挨家挨户签订,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进行了常规的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目前,他们的团队健康档案已经100%完成,家庭健康医师签约率也已达到60%以上。    
尽管该同志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而且自己也身患多种疾病,甲状腺癌已在多年前进行了手术和化疗。现在,看了他的检验报告单,可能每个医师都会说李医生你需要休息。去年,他血液检验有多个指标超过正常几倍至几十倍,特别是癌症指标,且自己觉得全身乏力,然而他没有告诉家里人,也没告诉单位任何人,请了一天休息独自来到人民医院,当时医师告知他需要做穿刺、切片,同时需要家属陪伴签字。但他回家后,还是没有告诉家属,因平时他休息总是呆在家里,太太问他你今天休息了到哪里去了,他还是不啃声,后来他女儿强行翻了他的包后才知道了他瞒着家人去看病了,报告单上还有许多醒目的箭头。第二天家属赶到中心请求我们劝他休息去看病,我们才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在我们的强烈劝导下才休息了几天去看病。当切片报告没有器质性疾病时,他不顾家里人的劝导又立即回到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他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他还像年轻人一样一如既往的早出晚归,以身作则,勤奋工作。他常说病人的笑容就是他最大的快乐,病人的满意就是他最大的成绩。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勤奋耕耘不计得失的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