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一届(2012年)

唐建伟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作者:

            1978年,怀揣着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梦想的唐建伟走上了从医之路。三十多年来,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始终不渝地为群众健康服务。

    从医之路的第一站,就是他家乡的村卫生室。初出茅庐,踌躇满志的他,背着药箱,走东家、串西家,六年里他踏遍了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六年后,适逢江苏省乡村医生定向招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常州卫校,毕业后又义无返顾地回到家乡,进入镇卫生院工作。那时的镇卫生院,规模小、条件差、人手少、收入低,忙起来只能连续顶班住在医院,常常几天几夜都回不了家。他顾不了家,爱人还要种农田,他那尚在蹒跚学步的儿子因无人照看,不幸溺水离开了人世。而这,也成为他心底永远的痛!
经此打击,他的爱人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每天都要靠药物才能勉强入睡。为了让更多像他们一样的父母不再承受同样的痛苦,唐建伟更加坚定了在医学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念。
寒冬的一个午夜,刚刚回到家的他,还没来得及洗把脸,吃口饭,就接到医院的急诊通知。夜色中匆匆赶往医院后,发现患者肝硬化伴有脾破裂,已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危在旦夕,必须马上手术!然而此类病人手术风险很大,很可能会因失血过多而下不了手术台,而且当时他所在的卫生院还不具备开展此类手术的条件和资质。可是转院更有危险,在去市级医院三十多公里的路上,病人随时会因失血性休克而失去生命。危急关头,他当机立断:开放静脉,氧气吸入、扩容、输血、麻醉、开腹,止血、脾脏切除,肝脏保护——一个半小时后,病人得救了!病人的妻子 “扑通”一声跪在他的面前,泪流满面地说不出一句话。
一次诊疗,终生为友”是唐建伟诊治病人、处理医患关系的准则。他把爱心献给患者,做病员的贴心人。上世纪90年代末,医院收治了一位身患胃癌的环卫工人。该患者无亲无故,又无钱医治,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唐建伟医生一方面带头进行爱心捐款,鼓励患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积极联系患者所在村委,请求他们帮助和支持。在他的努力协调下,患者完成了早期胃癌切除术,至今还健康的活着。
为更好地服务百姓,他努力学习,先后掌握了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胃癌根治术、脾切除术、肠癌根治术等多项手术技术,被村民誉为“唐一刀”。
2006年,组织上任命唐建伟担任长山卫生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克服了当时病区环境简陋、硬件设施欠缺等诸多困难,团结全院职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大胆改革,使得医院面貌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业务收入也较之从前翻了3倍,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院走上了一条蓬勃发展之路。2010年,在唐建伟精心组织实施下,长山卫生院实现了由一级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功转型,并连续被评为江阴市“公共卫生先进集体”、“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秉承“大医精诚之心”,肩负生命之托,唐建伟医生心无旁骛,继续在行医路上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