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4日上午,2021年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十五次围产医学学术会议复苏学组分会场会议在常州如期举行(7月2日-7月4日)。本次大会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常州市医学会、常州市富有保健院共同承办,得到了江苏省医学会和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的学术支持。会议邀请到多位长三角知名专家到场授课,就围产医学复苏学组的诊疗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交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聆听了会议。
复苏学组分会场会议由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复苏学组组长周晓光主持开幕式。
会议内容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周晓光主任医师就“超低胎龄儿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周主任就新生儿机械通气所造成的呼吸机相关性损伤如肺损伤、脑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讲解控制损伤的具体策略,为预防和改善呼吸机相关性损伤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接下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郭艳主任医师为大家讲解新生儿复苏的规范化流程,她生动详细地讲解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复苏准备、团队合作、医患沟通以及复苏的具体步骤,为我们规范化新生儿复苏流程提供宝贵的经验。
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吴宏伟主任医师与我们分享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新生儿复苏,如通气失败、持续紫绀与心动过缓、不能自主呼吸等,为我们灵活、规范化地进行新生儿复苏提供重要指导。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科陈小慧主任医师为我们带来了“新生儿脐带结扎策略及其研究进展”的讲解,她从脐带结扎前后的生理变化、脐带延迟结扎的益处讲述了脐带延迟结扎的必要性,同时与我们共同学习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均证明脐带延迟结扎对减少新生儿相关并发症、提高远期生存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朱雪萍主任医师与我们分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疗与监护,详细讲述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诊断标准的变迁过程,病房监护内容以及当前治疗方法,强调了多种辅助检查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作用。
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顾宁主任医师,从妇产科医师角度与我们分享讨论一些早产儿复苏的临床病例,通过病例的分享,从实践中总结教训,为后续恰当的孕期监测与管理,及时的新生儿复苏,保证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提供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张兰主任医师以一例新生儿乳糜胸的诊疗过程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新生儿乳糜胸的具体内容,并结合病例,与我们分享了诊疗过程中的体会与经验。
同时,许卫东、朱苏月、潘兆军、陈丽平、朱荣平、朱锦明、金未来等省内外知名专家主持并针对会议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与探讨,也分享了许多经验与体会。
此次会议为围产期复苏学组的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有利于改进围产复苏学组临床救治的技术,更新医学相关理念,规范复苏流程,提高新生儿复苏救治水平。对加强各医疗机构之间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各医疗机构后续新生儿复苏的成活率,改善新生儿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面对当下后疫情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一定团结一心,凝心聚力,继续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为围产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各医护人员在此次交流学习中受益匪浅,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为维护母婴健康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