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学分会

当前位置:首页>糖尿病学分会>分会动态

2016年无锡市三院内分泌科医联体专科结对、双向转诊、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初步汇报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4301次 来源: 作者:

医联体工作是对医疗服务新模式的尝试与探索,通过建立医联体,推进医疗资源的纵向联合,促进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根据需要逐级转诊。我院医疗联合体的建立,真正使我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提高北塘区内医疗机构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开展逐级分层医疗服务与整合联动医疗服务相结合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机制,促进群众就医更方便,医保经费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我院内分泌科与刘潭社区糖尿病专科结对发展也在核心医院与成员单位之间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并以结对专科为基础再向其他专科辐射,通过建立信息互通共享和双向转诊机制,合理有序引导患者就医。“星星工程”人才培养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定顾丽莉为 “星星工程”人才,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并认真落实。刘潭社区中心在内分泌科的帮扶下开设了固定时间的专家查房(每周一上午)、专病门诊(每周三上午),由内分泌科华文进主任曹敏主治大夫等组成医疗团队定期坐诊。并积极运筹适合基层社区中心开展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申报,促进社区中心人才培养、专业培训、专科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星星工程”人才培养,认真做好过程管理,及时把握培养进展情况,培养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建立和完善了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制定了双向转诊标准与流程,具有可操作性。推进信息化工作,不但做好门诊医生工作站,还做好病区工作站,在条件允许下解决非基本药物使用的限制。随着市三院与原北塘区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医联体的建立和合作的推进,我们也感觉到原有的对口支援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专科对全科,针对性弱,覆盖面窄,双方兴趣不高等),我们在各对口部门统一推进的基础上,探索如何顺应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满足分级诊疗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出的更高要求(卫计委已发布的首批双向转诊的政策,就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双向转诊的标准),改既往点对点(仅仅针对某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对口支援模式为点对面的支援与合作方式(即对原北塘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覆盖)。在市三院领导与原北塘区社管会的支持下,开办了“糖尿病医生精品班“,我们把培训点设在了交通便利、教学条件良好又相对处于中心位置的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原北塘区的五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选出2名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重点内科医生,参加了今年的首轮培训,培训是以最新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为基本教材,由市三院内分泌科的华文进主任医生担任培训讲师,每月安排一次,每次半天时间,前后共进行了四次专题培训,分别为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口服药治疗,胰岛素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其中还穿插了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以及教学查房等内容。每期课程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即专家讲解和病例指导,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希望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使他们对糖尿病的诊治能基本达到专业化水平。该项目因此受到广泛赞誉,好评如潮,在今年的梁溪区政协会议有关医联体的讨论中也得到大家的赞许和推崇。

      我科正在建设中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以及糖尿病患者血糖智能管理系统也正逐步考虑实施把医联体下属单位纳入该管理中心及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