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学分会

当前位置:首页>肝病学分会>分会动态

第一届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0-12-25 浏览次数:4298次 来源: 作者:

2020116-8日,为加强江苏省肝病及感染病学科学术交流和合作,由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江苏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州市医学会协办的第一届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第三届江苏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同时在历史文化古城常州的金陵江南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内容包括学术报告、疑难病例讨论、专家查房、优秀论文交流等专场,其中学术报告邀请了国内著名肝病及感染病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大会开幕式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卫峰教授主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军教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柳龙根副院长、常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暨常州市医师协会会长蔡正茂主任、江苏省医师协会杨林副秘书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17日上午,上海瑞金医院谢青教授以《应用国际标准精准管理慢加急性肝衰竭》为题,展示了我国以及全球肝衰竭的现状,提出肝衰竭的诊治仍是我国及全球难题,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进行阐述,着重对比了国际四大学会ACLF定义及诊断标准。随后提出ACLF的治疗应该强调综合管理,提出使用两步法序贯运用北美及欧洲标准诊断ACLF,以最大化利用两种标准的优点来实现我国ACLF的精准管理。


 



     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以《慢性乙肝流行消除与临床治愈的现状和未来》为题,介绍了目前全球消除乙肝的目标以及目前HBV感染现状和防治举措,为了达到消除乙肝的目标,需要从局部消除到全球根除,并且介绍了中国在WHO清除病毒性肝炎中的贡献,中国是肝炎清除计划的关键,提出未来10年的重点在于以下主要两点:有效及时的采取预防干预措施和达到临床治愈的治疗目标。最后张文宏教授提出临床治愈可能性的治疗方法以及乙肝新药进展,让我们全面认识到慢性乙肝的消除和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东部战区总医院汪茂荣教授介绍了《低病毒血症慢乙肝患者的优化治疗策略》,从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新标准、低病毒血症的流行现状、危害,以及低病毒血症患者的优化治疗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讲课内容丰富精彩,为临床中低病毒血症慢乙肝的诊治提供了帮助。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传龙教授介绍了《药物性肝损害诊疗新进展》,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药物种类繁多等原因,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朱教授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治疗、预防管理来阐述了药物性肝损伤的最新进展,增加了我们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新认识。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柳龙根院长介绍了《综合型医院非感染科丙肝患者的发现与管理》。目前丙肝病毒感染人数仍然较多。早期发现丙肝,从而治疗丙肝,才有望彻底消除丙肝。对住院患者实施常规传染病筛查是当前发现丙肝的最重要的途径。非感染科医生要跟感染科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常规筛查的意义。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军教授详细解读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如何实现WHO的肝炎消除目标,不仅需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而且提高诊断率及治疗率也是重中之重。李军教授重点讲述了抗乙肝病毒治疗指征和适应症的变化,以及对于慢乙肝药物治疗推荐意见。为了实现慢性HBV感染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根据目前国内外指南的推荐,李军教授采用多个临床数据向我们介绍了替诺福韦、恩替卡韦以及干扰素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李军教授的讲座内容精彩,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颜学兵教授介绍了《肝内胆汁淤积的诊断治疗》。胆汁淤积是指肝内外原因造成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造成胆汁淤积的病因很多,病史和体格检查对于识别病因和诊断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手段。颜教授讲课慷慨激昂,讲座内容丰富,为年轻的医生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短暂的午餐过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的张郁峰教授代表易永祥院长给我们带来了题为《肝炎肝硬化基础的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探讨》的分享,深入分析了炎症标志物在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




随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朱传龙教授分享了宏基因在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诊治中发挥的作用,强调了提高宏基因检测技术与专业基因检测人员的培养是其中的两大难点。




此次大会,除了学术交流外,还有疑难肝病MDT热点大讨论板块。此部分有四个专题,首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龙凤教授带来的专题是《不明原因肝损害的诊疗》。蒋教授从两个简短的病例入手,提出对于疑难的不明原因肝损害的病因寻找,肝活检联合基因检测是非常有用的措施。随后金域医学检验的张继平教授也详细讲述了几个疑难肝病的病理特点,再次肯定了肝穿刺活检在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重要性。接下来是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科教授带来的专题:《肝癌肝移植的现状与未来》,王教授分享了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肝移植外科技术改进创新,肝癌肝移植术前降期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防治等热点问题,也指出肝癌肝移植的未来:推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不断发展,提高供肝数目,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复杂肝移植手术安全性,加强基础学科和临床转化研究等未来方向。最后是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赵卫峰教授带来的专题:《病毒性肝炎诊疗热点问题的探讨》,还分享了简化诊疗流程的泛基因型方案,助力消除中国丙肝患者。点评专家热切讨论了这些疑难肝病MDT热点问题,会场讨论氛围十分活跃。

 






接下来是优秀论文交流板块,首先是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盛亮教授分享了题为《NIK通过抑制PPARα在酒精性肝病中诱发肝脏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研究酒精性肝病提供新的思路。然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徐玉静医生通过粟粒样胆总管-PFIC31例,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PFIC)。接下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张海峰教授分析了HBV pgRNA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HBV感染患者外周血HBV pgRNA水平与CD4+CD8+T cell之间的关系。之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的戴艳医生分享了《miR-345-3p在骨折长骨感染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接下来南京市第二医院的嵇婷婷医生分享了《终末期肾病合并基因1b型急性丙型肝炎感染患者DA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分析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基因1b型急性HCV感染中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的有效性。下面来自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季芳教授介绍了《KLB 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及代谢功能紊乱相关的脂肪性肝病相关》。随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邵幼林医生和我们大家交流了肝脏CAP与人体脂肪质量和其分布的关系。最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焱医生分享一例令人意想不到的贫血、肝硬化原因待查的病历。各位年轻医生的汇报也让大家体会到了青年医生的不断成长,纷纷称赞后生可畏。












会议除进行专家讲座、疑难肝病MDT热点大讨论、优秀论文交流外,同时有病例大查房-专家讨论点评等内容。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丽医生展示了食管癌术后肺栓塞、溶栓后出血、多发感染的病例,分享了肺栓塞的预防和针对病原体精准抗感染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多学科诊治(MDT)的益处。来自南京市第二医院的刘娜医生带来了一例反复乏力7年余的PFIC3的病例,分享了遗传病不是儿童专利和遗传缺陷是胆汁淤积症的重要病因的心得体会,也指出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正在向我们走来。与会专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精彩的专家讨论点评。




 

第一天的会议日程紧凑又精彩纷呈,第二天上午的学术讲座更是高潮迭起,参会人员热情高涨,反响热烈。

118日上午,首先,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吴超院长以《从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看COVID-19的暴发-我们的识知与责任》为题,为我们展示了传染病的历程,全球流行传染病的概况,以新型布尼亚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人类面对的传染病举例,强调了“切断传播途径”对遏止传染病的重要性,以及从对COVID-19的发现到特征分析,强调了感染科医师对未来新发传染病的认知与责任。





接下来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诸葛宇征教授介绍了《PA-HSOS研究进展》,分别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重点提出与布加综合征的鉴别,指出抗凝治疗或者TIPS阶梯治疗可能使部分患者获益,加深了我们对PA-HSOS疾病的认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带来很多指导意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卫峰教授介绍了《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进展》。肝癌在全球发生率与死亡率很高,在新的时代下可能存在肝癌治疗的格局。联合治疗包括双免疫联合方案,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TKI靶向,联合化疗等是未来治疗方向。赵教授热情洋溢的演讲,使我们对肝癌的治疗充满了希望。





东部战区总医院于乐成教授以《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新时代 新药物 新挑战》为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由于生存和环境压力的加剧、疾病谱的复杂性增加、药物种类的增多导致群体用药率、保健品服用率增加,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慢性肝病基础上的DILI是临床诊治持续存在的挑战。同时,慢性DILI的诊断目前也成为一个特别关注的话题。于乐成教授详细讲述了DILI分型,以及不同分型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DILIEHADR的处理也有推荐意见。这个讲座对参会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盛宴。




南京市第二医院杨永峰副院长介绍了《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诊治》。杨院长从一个病例开始,详细的阐述了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指出诊断需综合临床、影像和病理的特征,而且该疾病可能被低估和忽视,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杨院长的讲座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为大家在临床诊断上特供了一个很好的诊断思路。





8日上午的优秀论文交流首先是南京医科大学的余成啸博士带来的《基于大型前瞻性队列的中国人群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他给大家介绍了中国人群肝癌发病及危险因素情况和中国人群肝癌风险预测模型,提出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肝癌发病风险是健康生活方式人群的1.76倍;接着东部战区总医院的郝坤艳医生带来的并肩研究之回顾性分析,通过HBsAg低水平、NAs经治与未治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效的初步比较,指出使用PEG-IFNαHBsAg低水平、HBV-DNA低水平的慢乙肝患者优化方案之一,不论是对NAs 经治还是未治患者,值得在符合条件的亚组慢乙肝患者中进一步使用和验证。接着由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邹磊医生带来《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urrogate marker of the HIV reservoir》,指出即使在治愈结核后,结核合并感染也会增加PBMCs中总HIV RNA的水平,提示我们进一步关注结核杆菌感染与艾滋病病毒RNA的水平升高之间的关系及机制通路。最后是苏北人民医院的郭宝珍医生给我们分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介绍了炎症反应参与了NAFLD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一种可以反映全身炎症状态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NLR在病例组中明显升高,并进一步确认了NLRNAFLD的独立相关性。NLR具有无创和低成本的优势,有望成为辅助诊断及评估NAFLD的生物标志物。








随后进入了此次大会的最后一个学术内容环节-病例大查房。来自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夏娟医生展示了一例反复发热伴精神异常的EBV脑炎的病例,分享了当实验室检验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要及时与兄弟科室(微生物室、影像科等)加强沟通,寻找病因,调整治疗方案的诊疗体会。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茜医生带来了一例进行性肝脾肿大伴黄疸的肝血管肉瘤的病例,强调了病理活检是许多疑难杂症明确诊断的关键以及多学科合同协作的重要性。与会专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至此,本次会议即将落下帷幕。






在闭幕式上,赵卫峰教授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宣读闭幕词,并对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江苏省医师协会、江苏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的支持、省内外专家的传经送宝及参会者的积极学习表示衷心感谢。赵教授宣布2020年第一届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第三届江苏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胜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