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2025年军地融合创伤救治专题学术会议”在江苏省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21日下午外地专家陆续来到现场,22日是大会交流的核心环节,内容涵盖战创伤损伤控制、骨盆骨折微创治疗、创伤重症营养支持、创伤中心建设标准等热点议题,23日专家离会。
会议中,来自全军及地方创伤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话创伤救治前沿技术、共享军地协同经验,为推动我国创伤医学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幕式上,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黄骞教授代表组委会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支持江苏创伤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致以诚挚感谢!
参加本次学术会议开幕式的嘉宾有:东部战区总医院副院长李鉴峰,江苏省医学会副秘书长许大霞,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政委庞昆、卫勤处处长戴伟等军地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蒋建新,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通过视频致辞。
杨毅教授通过视频致辞表示,军地融合是创伤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与会专家深入研讨、互学互鉴,共同打造“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创伤救治“江苏样板”。蒋建新院士在视频讲话中强调,现代战争与突发公共事件对创伤救治提出更高要求,军地双方应加强在损伤控制、快速转运、精准救治等方面的技术协同与标准统一,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创伤医学力量。许大霞副秘书长代表江苏省医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充分肯定了创伤医学分会在学术交流、指南制定、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表示医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军地融合创新发展。
黄骞教授主持开幕式,本次会议以“军地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聚焦多发伤、战创伤、急危重症救治等关键领域,旨在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进一步打通军地创伤救治链条,提升区域创伤救治能力。
学术盛宴重磅开讲,首场学术报告由东部战区总医院副院长、普通外科主任任建安教授带来《建设急重症外科,提高腹部创伤救治水平》,系统分享了该院依托军地一体化创伤中心构建“黄金一小时”腹部急重症救治圈的宝贵经验,引发与会代表热烈讨论。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张连阳教授提出了战伤外科复苏新概念,“战伤致不可压迫性出血复苏进展与未来”表明,致命性大出血是战伤首要致死因素,躯干及交界部位的不可压迫性出血占比尤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侯志勇院长通过观察张力性水疱的小腿骨折患者,发现肢体筋膜压力会随水疱出现而锐减,基于此提出“肌释扼定律”,筋膜可借未知机制实现自我减压,即“肌扼压”缓解,或无需切开筋膜减压。
江苏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李翔教授代表江苏省省人民医院骨科出席此次会议,与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主编李磊教授关于Cover Letter的课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江苏省医师协会创伤分会会长徐峰教授首次参加军地融合医学会,携“警医联动的苏州实践”,融入战地创伤中心。
东部战区总医院和东部战区空军医院作为承办方与主办方江苏省医学会开展合作。黄骞教授和李颖教授作为承办方筹备会议阶段和举办会议阶段, 一直秉承“军地携手,并肩同行”原则。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江苏乃至全国创伤医学军地协同、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为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国防卫勤保障体系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