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至7日,长江医学会议-2025儿科学年会暨江苏省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儿科学学术会议在江苏省南通市顺利召开。9月6日各分会场分别举行会议,小儿心血管学组于当日下午开展学术交流。
会议首先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委员、江苏省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心血管学组组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吕海涛教授开幕致辞。随后,会议邀请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基础研究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童发育与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童中心主任李晓惠教授进行《川崎休克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及治疗》专题讲座;中华医学会儿科心血管专业委员、上海市市级医院儿内科联盟心血管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肖婷婷教授进行《儿童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治进展》专题讲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委员兼遗传代谢性心肌病协作组组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杨世伟教授进行《令人费解的“心肌炎”--儿童罕见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的特殊表型》专题讲座;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安新江教授进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里程--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应用》专题讲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儿童心肌病精准诊治协作组成员、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孙凌教授进行《儿童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专题讲座。吕海涛教授、卞洪亮教授、吕进泉教授、朱苏月教授、孔霞教授等就川崎休克综合征的早期识别指标、治疗,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进展,儿童罕见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的诊治管理,可降解封堵器在儿童先心中的应用,儿童心力衰竭的精准化管理等开展了热烈讨论。会议继续邀请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小儿心律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心血管介入学组组长、湖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陈智教授进行《可吸收封堵器的临床应用》专题讲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小儿心血管学组委员、围产期先心病诊治协作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陈笋教授进行《围产期先心病的诊治实践》专题讲座;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周彬教授进行《儿童爆发性心肌炎诊治专家建议(2025)》指南解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青年委员会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先心病围产期诊治协作组委员、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洁教授进行《儿童高血压的诊治》专题讲座,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还特别设大会发言环节,许涛等6位来自全省多家儿科中心的青年医师进行了精彩报告,并由徐美玉、程学英、吴萍等教授做精彩点评。
最后吕海涛教授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会议全省儿科心血管、全科医师均有积极参与,心血管组收到36篇投稿,与会人员热情高涨、探讨热烈、交流深入。他对心血管学组所有同仁积极参与、支持本次会议表示衷心感谢,对所有讲课专家、主持人和志愿者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期待心脏、全科学组继续合作、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