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严峻形势下,江苏省围产医学基层学组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学组组长陈丽平以“直面挑战·创新求变”为主题,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工作成果:组织基层技能培训、跨区域病例讨论等。针对2025年工作规划,陈丽平强调将构建“临床-科研-服务”三维赋能体系,重点打造基层需求反馈平台,并提出开设“围产医学临床科研融合学习班”,助力基层实现技术突围。程锐、丁小玲、王小钰副组长均做了总结发言与展望。
会议直击当前基层核心矛盾——“分娩量下滑”与“危重症攀升”的冰火交织。数据显示:盐城大丰分娩量锐减30%,宿迁泗阳等多家机构产科空床率超40%。陈丽平组长指出:“生育寒冬中,基层医院既要应对私立医院服务竞争,更要扛起危重症救治的兜底责任。提升急症识别能力、构建快速反应团队,已成为生存刚需。” 这一判断引发全场共鸣。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逆境中涌现的基层创新实践,成为会议最大亮点。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郭惠萍主任分享的“互联网陪诊”服务产科VIP孕妇专人全程陪同诊疗,VIP优先通道,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与麻醉科积极配合,将无痛分娩率提升到95%以上,极大提升了孕产妇的分娩体验。在危重症救治方面,定期给医师培训,培养一支产科的快速反应部队。同时还在探索产后管理的路径,提升孕产妇满意度。
陈丽平在总结中强调,“在私立医院挤压和政策收紧的双重压力下,唯有将临床硬实力转化为服务暖实力,才能在寒冬中破土新生”,同时陈丽平组长分享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的实践经验:产科发展需要主动争取院方资源投入。
这场凝聚全省基层围产力量的会议,绘制出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发展蓝图,书写着江苏围产人的破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