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江苏省围产医学学术会议基层学组分会场圆满落幕
2025年7月6日,江苏省围产医学基层学组分会场成功召开,各地基层医疗机构的骨干力量齐聚一堂,就产儿科合作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为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注入新动力。
会议伊始,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韩树萍教授深入就从产儿科合作的视角来探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指出我国新生儿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使用率过高,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疗程过长等重要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常见的产科生殖道感染常见菌群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尤其密切,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指导国内的临床用药,为基层儿科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紧接着,南京市儿童医院程锐教授就晚期早产儿RDS的治疗分析了自己的治疗经验,其中特别提到了一部分晚期早产儿早期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的情况,为基层医师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丁小玲主任从中医的角度为孕产妇保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分别从孕产期三阶段的体质特点来阐述相应的调理原则,其中耳穴压豆、穴位埋线、雷火灸等中医疗法都让人眼前一亮。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小钰主任针对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宫缩抑制剂使用风险表达了担忧,从宫缩抑制剂的适应症、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禁忌症,结合国内外的最新指南和文献,给出了非常详细的临床用药指导意见。
丹阳市妇幼保健院丁晓燕主任解读了最新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指南(2025),强调了指更新从“单一阈值”到“动态风险管理”的主旨思想,分层干预策略是本次更新的重点。如东县人民医院于宏波主任对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钠进行了解读,从引产前评估、引产方法的选择、特殊情况下的引产、引产失败的定义及引产的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引产方法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魏红娟主任分享了核磁共振在高危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分享了4例典型病例,加深了新生儿科医师在MRI在临床诊治中应用的理解。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阳宛真主任分享了自己新生儿复苏的经验,从新生儿复苏的指南到临床实践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跨越,阳主任指出指南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质量控制的实践,基于培训、流程、设备、人员、环节、细节、多学科协作,为产儿科医师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思路。
最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陈丽平教授从两例非常罕见的妊娠合并脑出血的病例出发,引发了对妊娠合并脑血管畸形的思考。该疾病非常罕见,但致死率致残率非常高,陈丽平教授结合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将该疾病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和急性期的处理逐一做了阐述,并且介绍了在孕期不同阶段的医疗保健方法。学术交流结束后作了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