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感染危症,传承岐黄之术,融汇中西智慧,创新救治之道。急诊是医疗战线上的“前沿阵地”,而感染性疾病更是急诊工作中的重点挑战。每一次对疑难危重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都是智慧的碰撞,更有与死神的较量。2025年6月27日,由医师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联合主办的抗感染病例交流专场暨“宁危不惧”临床实践病例展演—苏沪决赛在江苏省镇江市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5年)》号召,通过典型病例分享与多学科协作,推动感染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与同质化发展。
会议致辞:江苏急诊医学界的“苏超”联赛
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屠苏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吕传柱教授、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燕宪亮教授、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前任主委李小民教授等急诊呼吸重症领域权威专家出席并致辞。
吕传柱教授在致辞指出,急诊感染是急诊领域的重要课题,关键在于如何尽早识别感染源头,阻断其发展,避免严重后果。急诊科是医疗救治的前沿阵地,作用至关重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增多,感染风险增大,病情易恶化。针对这一复杂严峻的状况,中国医师有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在感染早期阻断和干预方面作用显著,可减少抗生素用量。病例大赛可提升年轻医师对潜在感染风险的早期识别能力,同时减少抗生素使用,借助中西医结合解决感染问题。吕教授期望通过比赛,推动急诊抗感染、中医药诊疗和感染患者全面科学管理的发展,并预祝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江苏省年会圆满成功。
随后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燕宪亮教授在致辞中对会务组全体工作人员及全体参赛选手的前期辛苦付出表示了感谢,并指出感染性疾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急诊人首当其冲,肩负重任,希望这次比赛能赛出水平、赛出气势,成为江苏急诊医学界的“苏超”联赛,并能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用,促进江苏急诊医学的进一步延伸发展。
最后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李小民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针对感染性疾病的救治是急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规范性抗感染治疗的前移,即在急诊诊室、抢救室就能快速诊疗,规范使用经验性抗感染药物,早期明确病原体对感染患者尤为重要,也是急诊医师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临床能力,希望此次比赛能让大家从病例中有所收获,从而提升急诊抗感染水平。
前期准备:江苏急诊医学界的“苏超”小组赛
致辞结束后,由此次比赛项目负责人,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孙虹教授对本次病例比赛项目的前期准备情况及比赛规则进行了介绍。从6月初开始,江苏省陆续在淮安赛区、连云港赛区、南京镇江赛区、苏州赛区、宿迁赛区,无锡赛区和徐州赛区开展了七场地市级会前筹备赛,旨在由各地市级评委协助病例演讲人对病例进行补充和完善。6月15日前由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48家医院共推荐了63份病例参与线上初评。在6月16日—19日期间,为遴选出优秀病例参与长江医学会议2025急诊医学年会暨江苏省医学会第十四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期间举办的“宁危不惧”临床实践病例展演—苏沪决赛的专场,此次线上评审历时四天,特邀请18位省内知名专家做评委,双盲打分,最终评选出13份病例代表江苏省参加最终的苏沪决赛。
评委及选手介绍:江苏急诊医学界的“苏超”裁判和队员
紧接着,主持人对本次比赛的评委和14位参赛选手进行了介绍。七位评委均为来自急诊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许铁教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李小民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王倩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燕宪亮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的聂时南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黄中伟教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的任国庆教授。
正式比赛:江苏急诊医学界的“苏超”决赛
正式比赛环节精彩纷呈,14位选手按照事先抽签的顺序依次上阵。本次病例大赛汇集了形形色色的感染性疾病案例,从病例中可见各种病原体无孔不入,感染部位无所不及:病原体既有敏感的肺链和金葡,又有耐药的鲍曼、铜绿和肺克;既有流感病毒和曲霉交相呼应,又有罕见病原体如创伤弧菌及Q热立克次氏体来袭。感染部位累及呼吸、泌尿、中枢神经、皮肤软组织乃至骨骼等各大系统。这些病例中,既有死亡率极高但却历经艰险喜获重生的气肿性肾盂肾炎、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也有虽竭尽全力仍未能逃脱死神之“吻”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台上选手们的演讲有的严谨细致,有的娓娓道来,有的激情澎湃,台下观众座无虚席、掌声阵阵,热情洋溢。而评委们一针见血的提问和画龙点睛的评论又把场上的气氛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结果公布:江苏急诊医学界的“苏超”颁奖
在颁布结果前,王倩教授和许铁教授对整体病例及赛程进行了总结,他们表示此次比赛不仅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促进了医学界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希望各位获奖选手能够再接再厉,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以及评委们的认真评审和综合考量,李松栗医师与康洁医师在众多优秀医师中脱颖而出,荣获卓越奖。这两位医师的获奖不仅是对其个人医术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不懈探索与持续创新的褒奖。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医学界树立了典范,激励着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医学事业,为守护人类健康福祉不懈努力。孙明芬医师、赵珑医师、张峰医师、秦凤霞医师四位医师荣获杰出奖,这四位医师的案例充分彰显了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与多学科协作能力,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治疗方案。专家评委们一致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案例对医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崔晓晖医师、姜岱山医师、张梦医师、陈天阳医师、朱丽娜医师、吴魏芹医师、秦桂香医师、孙才智医师八位医师荣获优秀奖。这八位医师的病例在学术层面展现出深度与广度,且在临床实践里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充分彰显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专业技能。
落下帷幕:江苏急诊医学界的“苏超”合影
最后,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燕宪亮教授对本次比赛做了深度总结,他指出,经单位初选、中期评选等多环节精心筛选,最终14个优质案例脱颖而出,这一过程极大激发了急诊领域医疗工作者的参与热情,为同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燕教授引用袁枚的名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赞赏了选手们在这个舞台上自信展示才华与智慧,同时也向急诊界的前辈们表示敬意,感谢他们对年轻医生的精心指导和鼓励。并邀请所有与会嘉宾和参赛选手上同台合影留念。
本场抗感染病例交流专场暨"宁危不惧"临床实践病例展演——苏沪决赛圆满落幕。它不仅是一场荣誉比拼,更是推动江苏急诊医疗进步的重要工具。它将通过知识共享、规范推广和耐药防控,最终服务于对患者医疗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