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医用机器人行业在技术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118.4亿元,占医疗机器人总市场的近90%,主要应用于微创外科、骨科和神经外科等领域。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持续优化,国产替代产品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手术机器人精度与视野提升:如微创医疗的四臂腔镜机器人,有先进成像系统,可提供10倍光学放大高清视野,实现裸眼3D成像,还重点布局多维感知技术。
远程手术发展:成功开展了跨越5000公里的远程临床手术,全球范围内开展跨越3万公里的机器人远程手术研究,2025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团队携手ai加手术机器人系统,远程为喀什患者切除喉部肿瘤。
医用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大大拓展:手术机器人覆盖了普通外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等几乎全部外科领域。此外还有康复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胶囊内镜机器人、牙科手术机器人等。
康复机器人:内置智能算法,能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康复进度,量身定制专属康复训练计划,通过精准力量控制,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医疗服务机器人:搭载先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准确进行药品配送、病房打扫、消毒工作,还能智能与患者沟通,解答简单问题,减轻医护人员负担。
胶囊内镜机器人:如金山科技的第4代胶囊内镜,是全球首款可开展全自动胃部检查的机器人,能自动完成检查,图像数据上传云端,由人工智能辅助阅片。
牙科手术机器人:波士顿医疗设备公司Perceptive研发的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全自动牙科手术,可根据预设方案和实时反馈自主完成牙科手术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