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眼科学分会>学科进展

中国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青光眼手术治疗专家共识 (2021年)

发布时间:2025-03-04 来源: 作者:
【摘要】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青光眼作为我国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出现较大争议,国内尚缺乏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共识性意见。为规范临床治疗工作,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经过认真讨论,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定本共识,对具有白内障手术指征的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原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和随访的管理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青光眼引流植入物;小梁切除术;多数赞同
一、房角狭窄尚未粘连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常见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和部分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相当于国际地域性及眼科流行病学协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Geograph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Ophthalmology,ISGEO)分类中的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此类患者宜尽早行 Phaco+IOL 以增宽房角。眼部、手术技术或其他条件不允许者,可按常规观察或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或周边虹膜切除术。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应关注周边前房情况,对术后周边前房加深不明显、房角无明显增宽者,建议行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评估睫状体前位等非瞳孔阻滞因素。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是否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技术水平不一致,对于条件不成熟的眼科机构,不宜大规模推广透明晶状体摘除术。
二、房角狭窄伴不同程度粘连、眼压高或不高、视神经尚未受损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常见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兆期、发作期、缓解期以及部分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相当于 ISGEO 分类中的原发性房角关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眼压不高或不超过 2 种局部降眼压药物可控制眼压,可以选择单纯 Phaco+IOL 或联合房角镜辅助下的前房角分离术、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相比 Phaco+IOLPhaco+IOL 能显著增宽房角,减缓残余开放的房角进一步关闭,预防周边虹膜前粘连进展。术后仍需监控眼压变化,必要时局部辅助使用降眼压药物和行滤过性抗青光眼手术控制眼压。

多种或最大剂量药物无法控制眼压,建议行 Phaco+IOL 联合小梁切除术、房角镜辅助下的前房角分离术等白内障摘除和抗青光眼联合手术。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且角膜水肿影响行上述手术治疗,可先行前房穿刺术、全身及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和抗炎药物等降低眼压,缓解病情,为后期进一步行上述开放房角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三、大范围房角粘连伴眼压高、视神经损伤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常见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绝对期以及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进展期和晚期,相当于 ISGEO 分类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建议选择 Phaco+IOL 联合小梁切除术、房角镜辅助下的前房角分离术等白内障摘除和抗青光眼联合手术,或单纯小梁切除术后再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小梁切除术后眼压的控制率可达91%。但术后仍需监控眼压变化,必要时局部辅助使用降眼压药物。
四、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

增加房水内引流手术适用于 POAG 各期。欧洲青光眼学会指南肯定了单纯行 Phaco+IOL POAG 的降眼压效果,但其降眼压幅度有限,能否阻止视神经损伤进展或达到目标眼压水平尚需进一步研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眼压通常局部使用 1 种降眼压药物即可控制,建议单纯行 Phaco+IOL。术后监测眼压是否达到目标眼压水平,必要时可采用药物、选择性小梁成形术或微创抗青光眼手术进一步降低眼压。目前在我国已开展的增加房水内引流的微创抗青光眼手术包括小梁消融术、经内路或外路黏小管切开术(如外路小梁切开术、360° 小梁切开术)或扩张术(如内路黏小管成形术、外路黏小管成形术)、房角镜及微导管辅助的 Kahook Dual Blade 刀内路小梁切除术等。

多种或最大剂量药物无法控制眼压,应行 Phaco+IOL 联合增加房水内引流的微创抗青光眼手术。越来越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合并白内障的早期和进展期 POAG,在术中联合微创抗青光眼手术较单纯行 Phaco+IOL 能更有效控制眼压。不推荐在 POAG 晚期联合行增加房水内引流的微创抗青光眼手术。若不具备行微创抗青光眼手术的条件,也可行 Phaco+IOL 联合内窥镜直视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等。

Phaco+IOL 联合增加房水内引流手术无效者,可行 Phaco+IOL 联合增加房水外引流的微创抗青光眼手术,如 XEN 青光眼引流管植入术、小梁切除术、Express 青光眼微型引流器植入术、房水引流阀植入术、二氧化碳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等。
五、无法行上述手术或上述手术效果不佳的闭角型或开角型青光眼

可行睫状体功能减弱性手术,包括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内窥镜直视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或经巩膜激光睫状体光凝术。
六、围手术期及随访的管理

术前应详细检查眼压、房角、视神经结构和功能等情况,以明确青光眼的诊断。对于选择 Phaco+IOL 者,术前行视网膜视力计检查(预测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力)对预估白内障摘除手术效果有一定帮助。若视网膜视力计检查结果显示视力无提高,应告知患者。此外,由于急性高眼压或长期慢性高眼压可损伤角膜内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十分重要。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 500 - 1000 /mm²,应慎行 Phaco+IOL

应强调随访管理的重要性。行抗青光眼手术后,白内障常会发展或加重,导致视力下降,白内障摘除手术也可增加滤过泡失败和眼压失控的风险。行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周边虹膜可再前黏连或进展,应定期随访和监测眼压、房角以及视神经的损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