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会场上,江苏省医学会王咏红会长在会议中强调了聚焦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指出这将为医学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创新驱动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崔兆强教授解读了肿瘤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要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践建议。江苏省人民医院黄峻教授分享了关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现代认识和新理念,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广东省人民医院陈鲁原教授介绍了运动对高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规律运动在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探讨了中青年人群可穿戴设备在血压管理中的应用,展示了科技进步在提升健康监测和个性化医疗中的潜力。会议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戴启明教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钱雪松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冯毅教授主持。
江苏省人民医院卢新政教授在会议中介绍了高血压管理的新进展,强调了最新技术和方法在提高患者管理效果中的应用。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病医院牟建军教授则分享了关于高血压分级、分期与分型管理的新认识,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管理策略以优化治疗方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解读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最新的指导方针和标准。江苏省人民医院孙伟教授进一步探讨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中关于特殊表型管理的内容,强调了个性化治疗在特殊患者群体中的重要性。会议由南京脑科医院徐兢教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任骋教授主持。
会议还邀请了相关专家教授就高血压介入治疗进行经验分享。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承宗教授在会议中阐述了肾神经标测和选择性消融的理论基础,强调了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南京市第一医院朱建成教授详细解析了msRDN手术的12个实操步骤,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在讨论环节,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洪梅教授、苏北人民医院廖清池教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任骋教授、苏州市立医院张俊教授以及江宁人民医院张郁青教授共同探讨了标测-消融-确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交流了如何提高RDN患者应答率的策略和方法。会议由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周亚峰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戴启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伟教授主持。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周亚峰教授在会议中介绍了新指南中推荐的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优选降压方案,强调了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洋教授分享了关于高盐摄入如何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介导高血压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戴启明教授探讨了长期血压管理中的血压变异性(BPV)和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TTR),提出了优化血压控制的新方法。海门区人民医院吴杰教授介绍了血压高质量管理的新实践,展示了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常州市中医医院张涛教授分享了数字化血压管理的实践经验,强调了技术在提高血压管理效率和效果中的作用。会议由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赵良平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朱琳琳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在会议中解读了ESC最新指南,帮助与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高血压管理标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萍教授探讨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和诊治面临的现实挑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教授介绍了难治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展,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策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小红教授讲解了高血压急症的诊治规范,强调了快速反应和精准治疗的重要性。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陈蓉教授解读了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的专家共识,为老年患者的管理提供了指导。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丽娜教授介绍了RDN临床研究的进展及指南更新,展示了这一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未来方向。会议由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林刚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董瑞庆教授主持。
分会场上,江宁人民医院张郁青教授在会议中探讨了ARNI在心血管事件链全程的应用,强调了其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重要作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金艳教授分享了高血压患者率压双重管理的治疗策略,提出了综合管理的新方法。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海燕教授分析了高血压与CKD的共病危害,并解读了ESH指南中的诊疗推荐,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洪梅教授对《2024 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进行了更新解读,帮助与会者掌握最新的国际标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虎教授介绍了社区高血压管理的临床诊疗路径,展示了基层医疗中的有效策略。泰州市人民医院朱莉教授讲解了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的机制与防控,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会议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钱晓东教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崔婷教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于宗良教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蔡飞教授主持。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祥教授对2024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帮助与会者理解最新的防治策略和临床应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周亚峰教授分享了坎地氢噻专家共识,强调了其在降压治疗及靶器官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相智教授解读了2024年AHA科学声明中关于成人高血压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陈震教授探讨了高血压与房颤的关系,分析了两者共病的管理策略。苏州科技城医院徐盛开教授介绍了单片复方制剂在血压高质量达标中的作用,展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陈弹教授讨论了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管理,提出了综合治疗的新方案。会议由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盛晓东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蔡晓敏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圣大教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陈洁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教授在会议中探讨了夜间高血压管理的共识与尚待解决的问题,强调了夜间血压监测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管理中的挑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袁洪教授介绍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老年高血压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分级管理的新模式,展示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个体化治疗效果。苏州市立医院张俊教授对《高血压患者高质量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建议》的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高效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实用指导。会议由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小进教授,邳州市人民医院印建荣教授主持。
最后是高血压相关病例分享环节,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思佳深入研究了去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的机制,揭示了其在降低血压方面的潜在生理作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流分享了腹腔镜下肾动脉消融术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中的应用,展示了这一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苏州市立医院张一卿通过病例分享,探讨了长期高血压导致高心合并心衰的复杂病理过程,为临床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沈锦盛介绍了两例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成功案例,强调了这一技术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陈敏分享了主动脉缩窄的病例,分析了其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步骤,为类似病例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会议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明珠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蒋雨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