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重症医学分会>学术活动

2017年文献摘译之十六:ARDS患者循环微粒浓度降低

发布时间:2017-06-20 来源: 作者:

ARDS患者循环微粒浓度降低

陆洋 摘译  虞文魁 校审

Circulating microparticle levels are reducedin patients with ARDS

Shaver CM, Woods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17 May 25; 21(1):120

研究背景

尽管采取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限制性液体管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仍然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今仍缺乏有效临床疗法的一个潜在原因是在纳入临床试验之前(48-72 h)患者临床表现通常比较轻微,很不典型,而这时可能已经超出了成功治疗干预的最佳时间窗。出现这个问题的一个原因是无法确定哪些患者处于发生ARDS的高风险状态。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是早期检测与危重病人发生ARDS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便在最早的时间开始治疗高危人群。虽然已经完成几项ARDS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但尚没有一种单一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ARDS的发生。

凝血系统的激活是ARDS的早期特征,导致微循环血栓形成和器官功能障碍。微粒(MPs)是凝血系统激活和血栓形成的核心,其通过暴露表面的负电荷磷脂将组织因子(TF)递送至血栓形成部位。作者前期研究观察到ARDS患者的肺气体腔(airspace)中的MPs水平高于对照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且高MPs浓度与不良临床结局有相关性。

研究目的

验证循证微粒(MPs)浓度升高可以预测危重患者发生ARDS,并且循环中高浓度微粒(MPs)的患者临床结局更差的假说。

研究方法

选择“确诊为急性肺损伤生物标志物”(VALID)队列研究中留住ICU至少2天的成人危重症患者符合ARDS诊断标准被纳入研究,如存在严重的慢性肺部疾病史则被排除在外。本研究纳入了从2010年到2013年入组的280例患者,收集患者入组日(入ICU2天)或ICU4天的去血小板血浆(PPP)样本。选择去血小板血浆是为了避免在血浆处理过程中血小板收集后释放MP。通过使用MP捕获法重复测定去血小板血浆中的MP浓度。通过血浆复钙化(凝血)时间测定血浆促凝血活性。

研究结果

一、入组的280例患者中90例患者(32%)发生ARDS85%的是在入住ICU两天内发生的。严重创伤是导致ARDS的最普遍危险因素。(表一)


二、与研究的假设相反,与未发生ARDS的患者相比,发生ARDS的患者血浆中循环MP浓度较低。发生ARDS的患者循环MP浓度每增加10μM OR值就降低30%(OR 0.7 MP浓度每增加10μM95CI 0.50-0.98p = 0.042)。(图1)在发生ARDS的患者和未发生ARDS的患者中,ICU2天和ICU4MP浓度无显著变化。(图2



三、根据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比较循环MPs浓度,结果显示肺炎作为危险因素的患者循环MPs浓度最高,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最低。较低的MP浓度与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显著相关,但非脓毒症患者不存在这样的相关性。(图34a4b


 


四、本研究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研究循环MPs浓度与ARDS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低血浆MP浓度与ARDS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表2


五、循环MP浓度与凝血标志物具有较弱的相关性。


 

讨论

在这项对发生ARDS风险的患者前瞻性研究中,循环MPs浓度降低与ARDS高危患者发生ARDS存在相关性。两者的相关性与年龄,脓毒症和疾病严重程度无关。MPs浓度因不同的ARDS危险因素而不同,但入住ICU2天和第4天浓度基本稳定。亚组分析中脓毒症患者MPs浓度与发生ARDS的负相关性最显著。MPsARDS发生和进展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几项体外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MPs可以诱导肺内皮细胞的炎症和损伤。MPs在体内实验已被证明对实验性肺损伤有显著作用。基于这些研究所证明MPs在肺和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本研究假设MPs浓度的增加与发生ARDS的高风险有关。然而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反,一种可能是有一些细胞来源的MPs亚群是保护性作用的。如经气管内或静脉内给与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MPs能保护大肠杆菌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而来自血小板、单核细胞或内皮细胞的MPs是损伤性的。第二,可能是急性炎症反应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含有暴露磷脂的MPs主要分布在器官中如肺而不是在循环中。虽然发生ARDS的患者循环MPs浓度较低,但MPs可能附着在肺内皮细胞上或其他器官中。第三,实验用途的MPs分离和的制备可能会改变MPs性质,使其成为促炎症因子。回顾发现,大多数使用分离的MPs研究显示出其损伤效应,而MPs有关的临床研究则显示出保护作用。第四,潜在疾病的程度可能是重要混杂因素而被忽略,从而可以解释人与动物研究之间的差异。最后,也许MPs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浓度最高,而在患者进入ICU时已经开始下降。

结论

ICU入院后早期低循环MP浓度与发生ARDS具有独立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在脓毒症患者中最为显著。

 

原文见附件:upfile/File/201706/20/0224237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