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优秀基层医师奖>第二届(2014年)

强静霞

发布时间:2014-08-04 来源: 作者:

 

 
惠山区洛社镇陡门村卫生室
强静霞医师先进事迹
 
强静霞,惠山区洛社镇陡门村卫生室负责人,一名在农村医疗战线上默默耕耘了20多个年头的普通女乡村医生,她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用饱满的职业热情和勤奋务实的工作,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一致称赞。
卫生室只有医务人员三名,另外两个医生都已到了退休年龄,平时的日常医疗工作,她要包揽大部分,像输液、打针、换药、给患者测量血压、测量血糖等。她每天7点钟来到诊室,准备好当日的门诊准备工作,一上午她要接诊40多名患者,有时中午顾不上吃饭,有时下午还要上门,为辖区400多名慢病患者做面对面的随访工作,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作为一名女同志,她疏于照顾家庭,但她的工作也得到了老公的理解和支持。家里小孩和老人的照顾、家中里里外外各种人情世故、洗衣做饭等家中杂务,她基本都不沾边。每个节假日,她都没有在家好好与家人团聚,一直坚守在医疗岗位上。记得有一次,她的公公患病住院十天中,她忙于工作,都没能到医院探望一下。这次,她老公忍耐不住,气得跟她吵了一架,但她讲:“我是一名基层医生,我的职责就是为当地百姓服务,村里居民的健康更需要我。”弄得老公拿她没办法,最后也终于更加理解了她。她一心扑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农村医疗工作挥洒着自己辛勤的汗水,她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们。
为了使自己的医疗专业理论基础更扎实,更好的指导实践,她时常利用工作之余坚持专业理论学习,孜孜不倦。每一个她诊治的病人都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病人的真诚。只要病人有需求,不管何时何地,她总是千方百计满足病患的需求,她背着出诊箱,踏遍了社区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不知走破了多少双鞋。她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赢得了辖区3000多社区居民的认可, 谱写了一曲白衣天使的美丽诗篇。
记得2012年1月,惠山区开展了家庭健康医生和居民签约服务工作,这项工作面广量大,起步之初村里群众好多还不太能够接受,认为签了也是骗骗人的,不可能做到这么多的免费服务。要想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就需要大量的社会走访活动,做好老百姓的沟通解释工作。她为了不耽误当地百姓就医看病,主动迎难而上,白天坚持在服务站上班,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带头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不厌其烦地大力宣传,反复解释签约的意义及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过她和队友的努力,对全村800多户居民进行了签约,陡门村的签约率达到了95%以上,同时为辖区村民全部建立健康档案。
 “强医生,还没吃饭吧?”强医生,你来了啊,快坐快坐”,一位年过七旬的李老汉很热心的端来了凳子。
强医生,给我带的药要带来了吗?”
强医生,我在外地看病的钱能不能报销啊?”……
别急,慢慢来,一个一个来,年纪大了,不能太急,小心血压高……”
测血压、消毒、测血糖、记录,老人们很自觉地排队,默契地配合着强医生的工作,不时的还跟强医生唠唠家常。这种热情同样感染着强医生,使她打消了“他们相信我们这些小医生吗”等种种疑惑,她知道老百姓需要她、喜爱她,她变得更自信了。
村里老年人居多,老年人有着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的特点,每次上门走访时,她就更多了一份关爱。怎样服药?怎样注意饮食起居?一遍又一遍,仔仔细细、不厌其烦,重复的不只是叮咛,更是一分真挚平和的关怀。在美丽的陡门村,方圆数里到处都留下了她辛劳的足迹,白云般飘逸的身影。
同时,她还负责妇幼保健、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传染病消毒等工作。辖区内只要有产妇分娩后在村中休养,她都要到她们家中产后访视,由于该村位于工业园区和蔬菜种植基地,外来人口较多,对于这些外地的产妇住址没有具体的地点,上门访视对她造成很大的困扰,常常她不辞劳苦,走了很多弯路。记得去年一天的下班后,她去寻找一名姓王的产妇,没有电话号码和详细地址,只知道她住在某处菜田中,她问了不知多少外来人员,走访了将近20多处菜田简易户,花了将近3个多小时,终于找到这位产妇家中,没顾得喝上一口水,她便及时按规范为产妇进行如量体温、测血压以及专科的体格检查等,同时为新生儿进行心肺听诊……,并耐心地为家属进行产后及新生儿的技术指导,家属为了表示谢意,拿出自家种的农产品送给她,她都婉言拒绝,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并留下自已的手机号码,随时接受她们的咨询,访视结束到家已是晚上8点多钟,虽然感觉到很疲劳,但她感到很幸福。
陡门村内共有残疾人72人,强静霞定期上门到他们家中随访,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指导他们进行康复训练,督促精神病患者按时服药。其中有一个叫肖凤春的肢体残疾人,今年已60岁了,20多年前发生了严重的车祸导致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他正值壮年,上有老、下有小,当时的他经过医院的初步治疗回到家中,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强医生了解相关情况后,坚持每天上门,做好他的心理疏导,给他讲张海迪等残疾的战胜病魔事迹,让他树立生活的信念,给他进行针炙、推拿、康复指导。在她帮助下还到区残联申请到助行器和轮椅,来帮助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经过她多年的康复指导,花费大量的心血,目前该患者生活已能大部分自理,还可以借助助行器外出行走训练。
在村卫室里,她还分担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刊画廊出黑板报等工作。她和其他乡村医生一起,用她们的细心、周到,坚守着基层医生这份神圣的责任,守护着陡门村居民的健康。
去年12月份,惠山区卫生局为了进一步深化家庭医生服务内涵工作,在陡门村对行动不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正式试点启动了“健康爱心一键通”活动。她作为辖区内的医生,不仅承接扶助重点对象随喊随到的免费服务,而且每月还主动上门,为他们进行健康指标监测。 
另外,她对辖区一些临终关怀的患者,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她总是随叫随到,尽量给他们一些简单治疗,帮助他们减轻一些肉体上的痛苦,给他们一些言语上的安慰,给他们增加一些精神支柱。这些患者经常感动对强医生说:“谢谢你,我会在天堂保佑你的,好人一生平安!”
现在,只要她的身影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欢迎的语言,这是来自朴实老百姓心中亲切的问候。现在在陡门村,发生在强医生身边的事,说也说不完,有耕耘就有收获,强医生以自己行动、为医的人品,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认可。
扎根村里,爱岗敬业,救死扶伤,作风廉洁,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甘当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时时把村民的健康放在首位,急群众所急,想村民所想,努力对村民做到全方位服务,哪怕再累、再苦,她的内心总是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
她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辛勤耕耘在陡门村,用她对工作的一片真挚之情,诠释着她陡门村居民健康卫士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