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8日下午,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袁志兰主任医师在门诊18楼为100余位病友做了《中老年常见眼病防治》的讲座。袁志兰主任医师特别指出,病友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该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根据病情分期,及早进行干预。
视物时清时糊,需关注血糖
“血糖不稳定的病人,可表现为视物时清时糊。”袁志兰主任医师说,当血糖水平增高时,房水渗入晶状体,造成晶状体变凸,人会变得有点近视;而血糖降低时,晶状体内水分外渗,形成相对的远视。血糖波动较大者,常可出现一天内看东西有时清楚有时模糊的表现。另外,眼睛的血供也会对视觉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病友需关注血压、血脂、血液粘滞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颈部、脑部及眼部血管有无斑块、狭窄、流速异常等。
糖尿病确诊后应有次眼科检查
“病友们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该有一次全面的眼部‘体检’,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荧光造影等。根据病情分期,及早进行干预。”袁志兰主任医师说,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出现结膜炎、麦粒肿等眼表疾病,同时,高血糖可使晶状体变性浑浊,发生白内障,且发展迅速。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不可逆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可出现眼底出血、视网膜黄斑区水肿甚至因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而失明。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高达44%-51.3%。30岁以前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中约有50%10年后发生“糖网”,而30年后为90%。10%的“糖友”在起病5-9年左右发生眼底病变,糖尿病病程10-14年者约26%发生“糖网”,病程15年以上者约为63%。
近视力“逆生长”,当心白内障“造访”
袁志兰主任医师指出,当白内障在进展期时,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不断增加,使晶状体膨胀变凸,屈光力变大,患者可出现近视力“逆生长”,例如看报纸时不需戴镜也能看清。但通常过不了多久,病友视力会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眼睛有浅前房窄房角的‘青光眼’素质,那么晶状体变凸体积增大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中重度干眼不宜用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袁志兰主任医师表示,干眼症也可影响中老年朋友的视觉质量。患者往往由于内分泌原因,泪液质和量发生改变,造成泪液分泌不足、水分蒸发过快,“干眼”也就在所难免。“干眼症患者通常是早上眼睛比较舒适,到了下午,眼睛就涩胀难受,视物模糊,有烧灼感,有的人甚至会觉得眼睛里有个‘小沙子’在磨。”
“有研究显示,北京地区干眼症发病占人口的21%,青海为52.4%,上海为38.04%,台湾为33.7%。干眼症亦可令中老年朋友出现视物模糊,如合并角膜损伤,继发感染,可引起角膜炎症、溃疡甚至穿孔。”据专家介绍,泪液最外层是油脂,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而中老年病友往往由于内分泌改变,尤其是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泪液中脂质及蛋白分泌不足,水分蒸发过快,“干眼”也就在所难免。“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不宜使用含有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严重眼干如合并口腔、皮肤等干燥或关节痛者需要去风湿免疫科进行排查。”
她建议中老年病友,尤其是有高度近视史、青光眼家族史、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等的朋友,定期做眼部“体检”。如果出现眼胀头疼、视物模糊、闪光感短期内明显增多甚至视物变形、眼前固定黑影等症状,需尽早来眼科就诊,以免贻误病情。